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伤性前部PVR后和房水产生密切相关的Na,K-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进一步深入探讨外伤性前部PVR导致慢性低眼压的机制:观察慢性低眼压后视网膜功能和结构变化,探讨可能的损伤机制。 方法 制作外伤性前部PVR导致慢性低眼压的兔眼模型,实验组角膜缘切口摘除晶状体核和部分皮质,11点和5点虹膜睫状体放射状剪开,让虹膜根部的血管自然出血,用截囊针反复划碎囊膜,并深入睫状体附近的玻璃体将出血、碎囊膜和剩余的少量晶状体皮质搅拌混入;对照组只做晶状体的囊外摘除。伤后分别于2周、4周、8周、16周测量眼压,进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检查后取眼球,部分睫状体和视网膜做普通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部分睫状体做Na,K-ATP酶的活性测定和碳酸酐酶的组织化学观察,16周的视网膜部分做电镜观察。 结果 (1)眼压:伤后2周实验组的眼压比正常下降约15 mmHg,伤后4周到16周还有小幅下降,而对照组伤后2周的眼压比正常下降约10mmHg,伤后4周到16周变化不大,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睫状体的病理学改变:伤后2周,实验组睫状突肿胀,睫状突 摘要 表面有纤维素样渗出,睫状上皮结构基本;厂常,而对照组睫状突肿胀,睫 状突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样渗出,睫状上皮结构基本正常:伤后4周、8周 和 16周,实验组睫状突肿胀逐渐消退,睫状突表面有比较多增殖的纤维条 索状物,睫状上皮许多区域结构紊乱,部分区域上皮可见萎缩,甚至上皮,结构消失,而对照组睫状突表面有个别纤维样条索状物,睫状上皮结构基 本正常;外伤性前部PVR对睫状上皮的损害是不均一的,有的区域损害比 较重,而有的区域保持相对完好; (3)Na,K-ATP酶和碳酸酸酶活性变化:伤后2周,实验组Na,K-ATP 酶的活性和正常相差不大,伤后 4周下降约 3 l..-x-r-IPi/gprot/hour,伤后 8周和16周还有小幅下降,而对照组变化不很明显,两组问比较有显著性 的差异;碳酸酸酶组织化学显色,实验眼睫状体上皮部分区域为浓的棕黑 色,表明这部分上皮碳酸配酶活性接近正常水平,参照HE染色这部分为上 皮保持相对比较好的区域,而HE染色所见上皮破坏的区域,酶组织化学显 色比较弱,接近于阴性对照的睫状体上皮的颜色,为淡的黄褐色,表明这 部分上皮碳酸配酶活性较低;对照组睫状体上皮显色和正常的基本相同, 为浓的棕黑色,表明碳酸酸酶活性正常; (4)视网膜电图的变化:伤后2周,实验组视网膜电图b波的振幅 高于正常,约为正常的2.5倍,伤后4周到16周逐渐下降,而对照组伤后 2周视网膜电图b波的振幅高于正常,约为正常的1.5倍,伤后4周到16 周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J 乃)视网膜结构的变化:伤后 2周、4周、8周光学显微镜下,实 验组和对照组视网膜的显微结构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伤后16周,光学显微 镜下,实验组视网膜变薄,外核层、内核层以及节细胞细胞数减少,部分 细胞可见核浓缩,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伤后16周扫描电镜下见光感受 器外节排列紊乱,肿胀。 2 摘要 结论 门)外伤性前部PVR睫状体Na,K-ATP酶和碳酸配酶活性降低,是 导致房水分泌减少及慢性低眼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2)低眼压后视网膜电图b波高于正常,可能与低眼压造成视网膜 血液循环淤滞,代谢产物淤积有关;慢性低眼压对视网膜结构损害程度随 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主要为视网膜变薄,外核层、内核层以及节细胞 细胞数减少,光感受器外节肿胀、排列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