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洋等严酷环境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钢纤维仍存在腐蚀风险。此外,对于远海工程如岛礁建设而言,使用海水、海砂等海洋地材制备UHPC有着重大工程意义,但传统UHPC使用的钢纤维难以抵御随海洋地材掺入的侵蚀物质的腐蚀作用。碳纤维有着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增强增韧UHPC的同时能避免腐蚀。众所周知,纤维与UHPC基体间的界面粘结对UHPC力学性能有着关键影响。然而,目前尚未有碳纤维与UHPC基体间界面粘结的深入研究,使基于改性碳纤维的UHPC的设计制备缺乏关键数据支撑。本课题以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碳纤维表面官能团种类及数量对碳纤维/水泥基体界面间化学粘结性能的影响,探明表面官能团对两者化学粘结的影响规律;测试不同表面状态的碳纤维与UHPC基体的粘结-滑移行为,量化两者间化学脱粘能,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及拔出纤维表面形貌分析碳纤维与UHPC基体的粘结-滑移机理;通过纳米压痕技术、纳米划痕技术量化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的微观弹性模量、微观硬度、微观断裂韧性和摩擦系数等微观力学性能,分析碳纤维表面改性、混凝土基体的硅灰掺量对两者界面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多尺度阐明改性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的粘结及滑移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官能团种类及数量对碳纤维/水泥基体界面化学粘结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纤维/改性碳纤维与水泥基体间的粘结作用以范德华力、静电力和氢键为主。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能增强碳纤维与水化硅酸钙(CS-H)的界面粘结。随着官能团数量的提高,碳纤维/C-S-H界面粘结力和粘结能也逐渐提高。在氧原子数相同的情况下,羟基和羧基对碳纤维/C-S-H界面粘结力和粘结能的提升比羰基更明显。这是由于羟基和羧基能与水泥基体中C-S-H凝胶的桥氧原子形成作用更强的氢键。此外,在相同的氧原子浓度下,羧基与C-S-H凝胶的桥氧原子形成氢键的数量为羟基的1.5~2倍。表面改性使碳纤维表面的羟基和羧基含量提高,对增强碳纤维/水泥基体界面化学粘结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通过单纤维拔出实验确定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粘结强度,量化分析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基体硅灰掺量对碳纤维/UHPC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阳极氧化表面改性使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粘结强度提高了88.6%,界面摩擦粘结强度提高了67.8%,化学脱粘能提高了117.0%,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趋势基本一致。向UHPC基体中掺入适量的硅灰也能提高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粘结强度。10%硅灰掺量时碳纤维与UHPC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最高。适量的硅灰能有效填充界面孔隙,且能提高界面摩擦力。(3)通过纳米压痕和纳米划痕技术研究了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微观力学性能,并分析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基体硅灰掺量对界面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未改性碳纤维相比,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改性使碳纤维与UHPC基体间界面区域的微观硬度、摩擦系数和断裂韧性提高了12.1%、18%和53.4%,界面区厚度减小了53.8%,表明改性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与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发生化学键合并促进了其与基体界面微观结构的致密发展,从而提高了界面粘结性能。此外,当UHPC基体的硅灰掺量达10%~15%时,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的微观硬度、断裂韧性以及摩擦系数等界面微观力学性能较好,界面过渡区厚度较小,与上述单纤维拔出实验测得的碳纤维/UHPC基体界面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透明导电薄膜是集良好电导率和可见光透过率于一体的多功能材料。随着研究的深入,氧化锌基透明导电薄膜在光电器件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制备了Ga掺杂和(Ga,Al)共掺杂ZnO薄膜,探究了掺杂浓度以及快速热退火处理条件对ZnO基薄膜的晶体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Ga掺杂浓度对GZO薄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GZO薄膜的取向生长与Ga掺杂浓度有关。随着G
学位
胆酸是一种在动物肝脏中由胆固醇衍生而来的有机酸,对于维持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质吸收运输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其优越的生物安全性,因此近些年来胆酸在构建生物材料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胆酸含有典型的甾族分子骨架,同时呈现出罕见的面两亲分子特征,即众多的亲水羟基和疏水基团分别分布在甾族骨架的两侧。该结构使其在跨膜运输领域表现出众,包括离子转运、小分子药物递送、基因转染等应用领域。胆酸分子骨架上的众多羟基不但有利
学位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柔性、可卷对卷生产以及半透明性等特性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具有更加复杂结构的新型非富勒烯受体的快速发展,活性层薄膜展现出更加复杂、丰富的形貌变化特征,对形貌调控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论文主要围绕非富勒烯有机太阳电池的活性层形貌研究的重要问题,开展深入的活性层调控和作用规律研究,为通过形貌优化提高非富勒烯有机太阳电池的器件性能提供重要的参考。具体的内
学位
原子层沉积法(ALD)制备的薄膜有膜厚均匀可控、生长温度较低的优势。本论文使用ALD法制备MoO3薄膜,借助XRD、拉曼光谱、SEM、AF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前驱体、衬底温度、氧等离子脉冲时间对MoO3薄膜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性质的影响,实现了α-MoO3(MoO3-x)的可控制备,并评估了MoO3-x薄膜的气敏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Mo(CO)6前驱体逸出量和逸出模式对氧化钼薄膜生长
学位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氧化物TFT)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组分和元素掺杂来调控器件性能,氧化物TFT的迁移率调节范围在1~50 cm~2·V-1·s-1之间。高清大尺寸显示器不仅要求TFT有较高的迁移率,还需要TFT表现出较好的均匀性和电学稳定性。随着高清、高刷新率、低功耗显示器的崛起,市场对于低功耗TFT技术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具有低漏电优势的氧化物TFT技术因此备受关注。而目前产业上主流
学位
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吸附性、对小分子的抗渗透性等特点,已被证实对镁合金、铜、铝、碳钢等金属的防腐蚀涂层和镀层具有积极的增强作用,在防腐蚀材料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以及在水性富锌环氧涂层中对Q235低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分析了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与钢基底间的反应过程,以及氧化石墨烯对水性富锌环氧涂层微观形貌、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氧化石墨烯与石墨
学位
多组分聚合因其产物结构丰富、反应可设计性强、能原位构筑功能基团、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等优势,已逐渐发展成为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热门领域。其中,基于炔的多组分聚合具有反应种类多样、产物结构和功能丰富等特点,受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醛、胺和炔的A~3偶联聚合反应作为代表性的炔类单体的多组分聚合,可用于制备结构和功能多样的聚炔丙胺。然而,目前所报道的A~3偶联聚合均需要使用Cu(I)或In(III)等金属催化
学位
棉织物(CF)由于具有天然环保、柔软舒适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棉织物极易燃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棉织物表面构筑阻燃涂层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人机交互和电子皮肤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棉织物的智能化和功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阻燃棉织物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防火安全要求和多功能化需求。因此,在有效改善棉织
学位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是以氧化物半导体(Oxide Semiconductor)为沟道材料的薄膜晶体管。与非晶硅、低温多晶硅和有机TFT等相比,氧化物TFT因其场效应迁移率较高、电学性能均匀性好、关态电流低且与传统面板制备工艺兼容的优势而受到关注。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氧化物TFT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氧化物TFT的显示产品已经面世。然而随着显示技术朝着超高清、高刷新率、低功耗和透明等方向的
学位
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结构-性质的研究是提升其性能的重要一环,分子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和光电性质是结构-性质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材料,苝酰亚胺有着特殊的修饰位点、由大π平面引发的可调控的堆积结构和良好的光电性能。本论文基于苝酰亚胺分子的这些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苝酰亚胺多连分子,深入研究了这一体系由分子结构调控的单晶堆积结构和光致电荷转移性质。在论文的第二章,通过不对称合成方法合成了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