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化温度对Fe-0.88C-1.45Si-0.95Cr-0.37Mn钢贝氏体相变的影响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Fe-0.88C-1.45Si-0.95Cr-0.37Mn作为实验用钢。采用光学与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硬度、冲击韧性及抗拉强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奥氏体化处理对实验用钢贝氏体显微组织结构状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实验用钢在Acm附近较低温奥氏体化后冷却至300℃等温形成板条束状上贝氏体组织,而当在远离Acm的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至300℃等温组织中仅出现针状下贝氏体,即实验用钢在Acm附近较低温度奥氏体化,即使试样未在上贝氏体转变区停留,上贝氏体转变组织特征仍显得很突出,而且实验用钢在Acm附近较低温(如850℃或880℃)奥氏体化后冷却至300℃短时等温(本文20min以内)形成晶格膨胀的上贝氏体组织,而在远离Acm的高温(如950℃)奥氏体化后冷却至300℃短时等温(本文20min以内)也形成晶格膨胀的下贝氏体组织,其晶格膨胀程度高于上贝氏体组织,而低于马氏体组织。精细显微组织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用钢短时贝氏体相变阶段(如本文300℃等温20min以内)形成的上、下贝氏体均具有相近的板条形貌特征,均由过饱和固溶碳原子的铁素体相构成,贝氏体铁素体的亚结构也均为位错,可以称之为非典型上、下贝氏体;非典型下贝氏体条之间的相交作用能够导致贝氏体条边界形貌发生明显改变,而非典型上贝氏体条之间的相交作用对贝氏体条的形貌影响不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非典型贝氏体的生长含有切变相变成分,但非典型下贝氏体的生长含有的切变相变成分突出,而非典型上贝氏体的生长具有的切变相变成分较弱,不适宜完全采用马氏体相变理论表征实验用钢的非典型贝氏体相变。对于实验用钢,具有板条束状组织结构的非典型上贝氏体能够赋予材料优越韧性,但综合考虑强度与韧性,具有针状结构的非典型下贝氏体可以赋予材料优越的强/韧性配合。
其他文献
光镜观察发现,斑鳜肝脏浆膜极薄,厚度为(1.91±0.89)μm,边缘肝细胞排列紧密,肝小叶极不明显,肝细胞聚集成团,不能分辨出肝细胞索,肝血窦特别丰富,相互交织成网络状,可见枯否氏细胞,无
目的探讨情绪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内情感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
在新常态下HY建筑公司在经济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就必须培育出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文化,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环节。本文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NURBS)插补是当代高性能数控系统(CNC)的标志性功能之一,也是实现高进给高精度加工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充分了解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面向单片机
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的比值,表征了材料的利用率及使用安全性,显然屈强比也表征材料的均匀变形能力。当屈强比较小时,材料有很好的均匀变形能力,安全性能高,使用过
目的对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并加以总结。方法通过对电信器类、电阻器类等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原因、失效机理等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结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保
三维切削加工是在实际的切削加工中普遍存在的加工方法,由于三维切削加工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关于其切削加工理论的研究尚不完善,而且在三维切削加工过程中,二维切削中切削
在传统的高速切削加工工艺专家系统中,由于工艺知识的复杂多样性,规则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无法合理描述,因而推理效率低,并且推理结果语义较为单一;另外,工艺知识库的共享性也
应用Ansys程序,针对门式钢刚架结构变化各种参数,进行了多个不同算例的结构整体抗火临界温度的计算。在得出门式钢刚架结构整体抗火临界温度简化计算的基础上,与大空间建筑火灾
学风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学校的灵魂。加强学风建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对推动高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