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均属既不沿边也不沿海的内陆腹地,相互毗邻。中部区域历来就是中国的战略中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东、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中部区域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下,正塌陷下去,中国成为世界上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之一。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是什么因素造成如此状况呢?如果说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角的话,那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地位日渐突出,人力资本则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理论与实践愈来愈有力地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去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局限性和不足,界定区域人力资本的内涵、特征、类型、测度方法,系统总结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2)从人力资本数量、人力资本质量、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投资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中部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奠定基础。(3)构建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并针对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提出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之人力资本对策。通过研究发现,中部区域无论是人力资本总量规模,还是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中部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并不乐观,中部区域除山西外,其它省份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还有很大的差距。况且,全国的投资战略也不平衡,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很低,均只有几个百分点,说明自九十年代以来,中部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均不显著,中部区域依旧主要靠物质资本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实现中部崛起,还须大力提升中部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发挥其人力资本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