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培养从小就具有视觉艺术素养的公民,已成为时代对早期教育提出的要求。了解学龄前儿童对图画作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质与其作品关系的认知,把握其发展过程、趋势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为学前儿童美术学习和发展标准的制定提供借以参考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将儿童对他人状态和特质的理解进行比较,更有效地指导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实验,考察儿童对图画作者及其作品关系的认知。同时,本研究还结合儿童的口语报告及其行为反应分析了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策略运用。实验一以3.5—5.5岁的儿童为参与者,随机选取上海市区四所普通幼儿园里的100名儿童,通过线条、颜色和内容任务考察儿童对图画作者作画状态与其作品间关系的认知,讨论影响儿童理解图画作者情绪状态的因素。实验二以5—6岁儿童为参与者,随机选取上海市区两所普通幼儿园的120名儿童,通过风格范例条件和特质故事条件考察儿童对图画风格(粗犷—细腻,幻想—现实)以及图画作者特质的理解,并探讨影响儿童风格和特质认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3.5岁儿童已能借助动作、声音和表情等线索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对积极情绪的识别成绩高于对消极情绪的识别成绩,但他们尚无法把握图画作者的情绪状态与其作品间的关系;(2) 4.5岁儿童已经能够初步把握图画作者的情绪状态与图画间的关系,但对图画传递的情绪信息的认知受其具体表现形式(颜色、线条、内容)的影响,且儿童对图画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间关系的把握显示了性别间的差异;(3)儿童对图画的颜色、内容和线条等审美要素所隐含的情绪线索的认知在学前期发展迅速,但对各要素的认知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对颜色和内容的认知发展略早于线条;(4) 5岁儿童已能初步感知图画的某些风格,但在选择风格线索上还存在困难;(5) 6岁儿童对图画风格识别的精确程度显著高于5岁儿童;(6)儿童对图画作者的特质与作品间联系的理解在5—6岁间有较大发展,经历了从随机匹配到效价匹配再到特质匹配的发展过程。最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对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讨论了支持儿童对他人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理解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