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合由英语中hybrid一词翻译而来,表示不同种类的两方事物结合而产生第三方新的事物。目前,在学术界,无论是社会科学、语言学还是文学,都对杂合赋予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首先,语言杂合最初是人们在交流中无意识产生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是绝对纯洁的。随着其特殊作用的逐渐显示,无论是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作品中,杂合都成为作者的一种有效的表达手段并被赋予了不同的作用。既然,在原作作品中,杂合的出现是带有特殊意义的,在翻译中我们就不能忽略甚至回避这一现象。文章第一部分就杂合的分类以及它在文本中的表现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其作用以期引起译者的重视。第二,文章第二部分对主要的翻译实践方法进行评论并就影响杂合译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杂合的翻译实践虽然不是非常完善,但是目前已经出现的有七种方法。这七种方法,除了少数过为极端,都各有千秋。所谓的最终翻译方法是不存在的。但是,每个时代都有其倾向性。在当今这个以交流为中心的时代,主要的趋势是凸显译文杂合的特点。实际上,杂和为理论界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它为研究翻译任务,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提供了新的视角。再次,文章对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杂合是文化的特征之一。对于杂合,中国理论界甚至世界理论界都存有一定的疑虑,认为杂合可能会导致文化的玷污,弱势文化会进一步依附于强势文化。事实上,那些从未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甚至包括传统的西方殖民宗主国,其文化也表现出了杂合的特点。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杂合的势头必然愈演愈烈。这也势必对文学翻译产生重大影响,为文学翻译开辟新的领域。最后,文章以《尤利西斯》作为范例,对杂合进行案例分析。《尤利西斯》是杂合文本的典范。作者乔伊斯有目的的将异质成分组合,这就使得译者不可以绕过这个问题。文章选择接受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接受理论的文本意义,作品不可能存在“终极译本”,所以也就不存在“终极方法”翻译杂合,这与杂合的内涵也相一致。其次,根据空白和不确定理论,译者需要将原作中杂合所制造的空白和不确定传递给译文读者。最后,读者在翻译杂合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本文得出结论: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杂合辨必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杂合不会导致一种文化的衰落,而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翻译作为传递文化的重要渠道,译者必须重视杂合的问题,并就其为翻译提出的新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