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中的效果,以期为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在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医院骨伤中心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8例,根据数字表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最终完成收集试验组27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在术后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常规康复方法,对照组在术后只使用常规康复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记录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0-12h、12-24h、24-48h不同时间段内静脉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的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周、6周、12周时肩关节Constant-Murely评分情况。结果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两组时间与分组之间无交互效应(F=0.834,P=0.366);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时间效应(F=154.216,P=0.000);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分组效应(F=18.443,P=0.000)。试验组在术后第12h、24h、48h、6周、12周时的疼痛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到术后3周之间的VAS评分,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术后两天内三个时间段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0-12h、12-24h、24-48h小时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比较:试验组在三个时间段内镇痛泵的按压均数少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术后两天内镇痛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4%,其中恶心1例,头晕头痛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其中恶心4例,呕吐1例,头晕头痛3例。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周、6周及12周内旋外展评分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两组时间与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477,P=0.700);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中外展内旋评分存在分组效应(F=10.071,P=0.003)。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中外展内旋评分存在时间效应(F=163.069,P=0.000),两组评分都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同。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2周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及6周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周、6周及12周ADL项目评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两组时间与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1.798,P=0.161);两组患者在ADL项目评分上存在分组效应(F=5.749,P=0.021)。两组患者在ADL项目评分上存在时间效应(F=179.453,p=0.000);两组ADL评分都呈升高趋势,但升高趋势不一致。两组术前、术后3周、12周时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周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周、6周及12周Constant-Murley总评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两组时间与分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3.678,P=0.016);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周、6周及12周Constant-Murley评分存在分组效应(F=11.466,P=0.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周、6周及12周Constant-Murley评分存在时间效应(F=922.467,P=0.000)。两组Constant-Murley总评分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有差异性;两组间术前及术后12周时无差异性(P>0.05);术后3周、6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早期疼痛,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因镇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益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并且在术后功能康复过程中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患者主动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