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变及其优化建议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k88l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充斥于人们的视野中。其主要形式是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来源主要是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排放。大气污染导致各种灾害性天气,使空气变得浑浊、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变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同时对国家以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遭受到大气污染侵袭,向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出挑战。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各项事业的分水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需求的扩大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始终居高不下,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始终成效不佳,对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优化迫在眉睫。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以区域公共品理论、政策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气污染政策变迁动力因素,以政策的防治重点和大气污染物的阶段特征为划分依据,将改革开放以来的防治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政策的梳理,这三个阶段为以1979年《环境保护法》颁布为标志的煤烟型污染控制为主的法制管理阶段,以1998年《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的颁布为标志的复合型污染初显探索区域联防联控阶段和以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为标志的复合型-区域联防联控综合防治阶段。在通过梳理以往政策的基础上,发现政策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存在缺陷的原因: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法律法规更新滞后,执法操作性能欠佳,责任主体界定模糊;在配套政策方面,存在能源优化有待政策倾斜,环境经济政策手法单一,市场保障机制亟需建立;在区域协作政策方面,存在联防联控立法欠缺,区域督查机制失当,长效合作机制缺乏。针对以上政策缺陷,结合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特征以及国内外的一些优秀经验,提出针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优化建议。首先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修订法律体系,各方协同增强执法操作,权责分明明确责任主体;其次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加大能源相关政策倾斜,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手段,推进市场保障机制建立;第三,优化区域协作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强化深化区域立法,有效贯彻区域督查,推进区域长效合作;第四,加强政策之间协同性,主要包括政策主体协同,政策客体协同,政策工具协同。希望通过综合、全面、有效的政策优化建议,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成效。
其他文献
<正>2015年,中国大数据数据价值和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并在市场规模中占据重要比重,一些企业将会把大数据业务作为单独的营收进行统计。日前,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