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创新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比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和传统给药方式对常见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抗感染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肛肠术后辅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符合条件的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住院手术病例共600例,每个病种的研究对象均按照患者就诊顺序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及对照组(传统给药方式)。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在术后切口常规护理、消毒的基础上,应用超声导药仪贴敷于切口两侧,每日1次,每次30分钟,5日一疗程。对照组:术后第一天开始,在术后切口常规护理、消毒的基础上,应用传统给药方式治疗。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组与传统给药方式组均采用抗生素头孢西丁进行治疗。结果:(1)术后第6天治疗组的切口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显著性波动(P<0.05),术后6d治疗组血清CRP、PCT、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CRP、PCT、ESR均无显著性差异;(3)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第6天治疗组术后切口面积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上皮开始覆盖切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6天,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第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肛缘疼痛、切口红肿、渗血渗液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6天治疗组肛缘疼痛、切口红肿、渗血渗液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6天治疗组肛缘水肿与切口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切口出血与尿潴留情况无显著性差异;(8)治疗组与对照组切口肉芽组织中CD68、溶菌酶Ly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SMA均表达阳性,其中治疗组CD68、VEGF、SMA在切口肉芽组织中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Lyn在切口肉芽组织中阳性细胞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介导靶向递送技术作为一种解决了时间和空间控制问题的新经皮给药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手术后抗生素的给药,与传统静脉给药方式相比,药物作用持久稳定,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明显减少,药物透皮的速率快促进切口愈合得更快更好,缩短了术后切口的炎症反应期,局部炎症反应也明显减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使药物毒副作用减少,用药更加安全,同时药物总量减少,简单便捷易操作,从而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促进了术后切口的修复,加快了肉芽组织的生长。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抗感染作用有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期望通过进一步的安全性检测和临床验证工作,广泛推广使用,并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应用于肛肠疾病手术后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