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药物涂层球囊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生边缘性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术后即刻及术后三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为边缘性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患者,共74例。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变处特点,由术者决定并经患者、家属同意后行介入治疗,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的患者纳入DCB组(30例)作为试验组,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的患者纳入DES组(4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化验指标等相关临床资料及术前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用药情况、术前病变特点,术中扩张压力及扩张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手术成功率,管腔获得、冠脉残余狭窄程度、再发心绞痛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三个月随访,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MACE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再发心绞痛、心电图较前改变及左心射血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试验的主要临床终点为对比DCB及DES的术后即刻管腔获得、冠脉残余狭窄程度、手术成功率、症状的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发生MACE事件差异、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改变、再发不适症状情况。次要研究终点为靶血管血运重建率,结果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DCB组与DES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化验结果、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术前用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DCB组与DES组两组患者术前冠脉靶病变部位、边缘性支架内再狭窄Mehran分型、术中扩张压力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DBC相对比DES术中扩张时间更长[(46.83±10.79)s vs.(2.23±0.64)s,P=0]。2.DCB组与DES组两组患者治疗术后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管腔获得[(2.3±0.64)mm vs(2.53±0.56)mm P=0.275]、血管残余狭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3±7.02)%vs(0.91±4.73)%P=0.085];术后再次发生心绞痛症状人数无统计学差异率[2%vs 14.91%P=0.405];术后未发生提示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3.在三个月随访过程中DCB组与DES组两组患者均无发生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事件,DCB组中有症状驱使再次行冠脉造影患者中无患者再次植入支架,再次植入支架人数占总人数0%,DES组中有症状驱使再次行冠脉造影中共有3名患者再次植入支架,再次植入支架人数占总人数6.82%,即3个月随访中MACE事件均无统计学差异[(0/30)人vs(3/44)人,P=0.267];术后三个月随访中DCB组与DES组两组患者发生心电图变化的人数均为0人;术后三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发生心绞痛症状人数无统计学差异[(9/30)人vs(9/44)人,P=0.347];术后三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射血分数对比统计学无差异[(52±8)%vs(52±9)P=0.594];术后三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发生靶血管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0/30)人vs(3/44)人,P=0.267]。结论:相对于DES,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边缘性支架内再狭窄的术后即刻临床效果及3个月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DCB具有避免反复支架置入,缩短双抗时间降低出血风险等优势。由于本试验数据有限,需要更多随机对照试验证实DCB在治疗边缘性支架内再狭窄时拥有更多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