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农田是国家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考虑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本地区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最低数量的农田。我国于1994年8月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并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但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仍逐年下降。现有的保护措施不能使国土资源监察执法部门及时制止违法侵占基本农田行为,大多是耕地或基本农田被破坏后很长时间才发现。而基本农田一旦被占就很难恢复。因此,如何才能实现在侵占刚发生时即予以制止非常必要。本文以湖北省谷城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谷城县基本农田保护现状,并从社会监督方面着手,提出了动态监测预警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建立基本农田监测预警数据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专项调查为本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在标准基本农田数据库基础上,加入基本农田监测预警所必须的重点监控区、耕地质量等级、保护责任人资料等数据,建成基本农田监测预警数据库。(2)研究监测预警机制。通过社会监督信息,在基本农田监测预警数据库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举报信息进行分析确认,发出相应预警等级,供土地监察执法部门参考。(3)确定监测预警模型因子及其权重。不同区域基本农田被侵占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影响基本农田被侵占可能的大小,确定了监控区、举报次数、侵占面积、侵占类型、质量等级等5个因子。并采用特尔菲法确定了因子所占权重。(4)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各因子内部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量化,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被举报地块进行分析计算,再对计算结果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最终发出预警等级。(5)模型验证。采用往年被侵占基本农田地块对本研究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监测方法能准确发出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