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虽然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成效不显著,这与传统的偏重于对单一环境要素的保护密切相关,为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亟须从整体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此,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红线”这一制度并将其写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实施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无疑是应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理性选择、变革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必要方式以及优化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根本条件,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中央与地方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生态红线的划定与保护工作,但是由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其规定得过于高度盖然,不易操作以及因缺乏国家层面的生态红线保护的专门立法,使生态红线的保护面临困境,并遭遇生态红线的实施与越线行为的追责不明等法律困境。本文试图从生态红线的涵义与理论基础着手,以阐明我国现阶段实施生态红线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再通过对中央层面的立法现状与地方层面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价,进而分析我国的生态红线在法律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对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有所助益。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生态红线法律保障的一般理论的论述,因为生态红线是最近几年刚提出的概念且还是我国所独创的概念,这使得在其保护过程中没有国外的成熟经验理论可借鉴,为加深人们对生态红线概念的理解以及为生态红线的保护扫除障碍,本部分分别对生态红线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与实施生态红线法律保障的必要性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在生态红线保障过程中的中央立法与地方实践现状进行阐释与分析的基础上,反映了我国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在专门立法、保护、实施以及越线行为的追究上存在不足。第三部分针对现阶段的问题,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理论以及对有关地方保护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完善生态红线法律保障的建议。
其他文献
湖州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湖州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湖州工业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湖州当前工业经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湖州工业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
文章采用两阶段法,即采用解析解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式对埋地管道进行受力特性分析。在第一阶段采用Boussinesq解得到堆土引起管道的附加荷栽,采用斯肯普顿法得到土层固堆土而产
基于岩石数码图像教学能否取得和传统实际岩石样品教学同等的教学效果尚缺乏有效验证。本文引入美国学者一项最新对比教学实验,结果表明除少数需依靠视觉以外感知辨别特征的
本文紧紧围绕“人、船、环境”三要素,剖析内河航运在通航安全上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内河船舶驾驶员操纵技术和船员素质的方法和建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内河
植物单宁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单宁因苯环上富有多个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和络合作用的邻位羟基,近年来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重金属吸附材料。论
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从中筛选出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巨结肠根治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194例患儿进行随访,并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术后有无小肠结肠炎分为两组,即小肠结肠炎组和无小肠结肠炎组,依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