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生长的一种超旱生常绿阔叶豆科灌木,也是第三纪古老的残遗种。蒙古沙冬青不仅具有活血祛风和止痛等药用价值,还具有防风固沙和园林景观绿化等生态价值。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一群定殖于植物根细胞内或细胞间隙的小型土壤真菌,具有类似菌根真菌的生态功能。本试验以植物与土壤真菌相互关系作为切入点,选择宁夏银川、中卫沙坡头和甘肃民勤3样地,野外实地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了蒙古沙冬青根系DSE真菌生态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因子的影响,以便为利用DSE真菌资源,促进蒙古沙冬青生长及荒漠植被恢复提供依据。主要试验结果:1.DSE能够高度侵染蒙古沙冬青根系,形成典型的深色有隔菌丝和“微菌核”。微菌核主要表现为离散型和聚合型。DSE定殖和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2.DSE总定殖率与土壤温度极显著正相关、与p H和有机质极显著负相关、与酸性磷酸酶显著负相关;碱解N与微菌核数/根段长度显著正相关;速效P与微菌核数/根段长度极显著正相关,与微菌核/根段面积显著负相关;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变化趋势与DSE定殖变化一致。3.3样地共分离DSE菌株10种166株,5种产孢,5种不产孢。其中,沙坡头样地4种,优势种为3ASPT1218菌株;民勤4种,优势种为0-10MQ1217-2-2菌株;银川2种,只有8YC和4YC0-10菌株。4.利用真菌r DNA通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扩增,纯化回收后测得10种DSE菌株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525 bp~617 bp。在线BLAST序列比对结果表明,10种DSE菌株与亲缘关系最近菌株序列相似性均为97%~99%,分属6属,即枝孢属(Cladosporium)、外瓶霉属(Exophiala)、瓶霉属(Phialophora)、异茎点霉属(Paraphoma)、茎点霉属(Phoma)、隔孢腔菌(Pleosporales)。5.不同样地DSE分离率具有显著差异。民勤最高,为27%;银川最低,为5.67%。种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银川与沙坡头和民勤差异显著。6.不同样地DSE菌群相似性系数(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小于0.33,其中沙坡头与民勤DSE菌群相似性最低,Jaccard指数0.143,Sorenson指数0.25。说明蒙古沙冬青DSE菌群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