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甘肃省六大不同生态类型区外环境(水和土壤)碘水平、碘盐三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浓度及居民食盐摄入量情况、育龄期妇女(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分析各生态类型区外环境碘水平、碘盐浓度、食盐摄入量与育龄期妇女碘营养之间的关联,为各生态区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据不同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将甘肃省划分为六个生态类型区。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每个生态类型区随机抽取5个县,每个县按照东、西、南、北、中方位各选择一个监测乡镇。监测内容包括:1、外环境碘水平:(1)水碘监测。集中式供水区,每个调查县采集所有集中供水工程,每个供水工程采集水源水(出厂水)2份。分散式供水区,每个县除集中式供水覆盖区域外,按照水源类型和供应范围大小,优先选择覆盖人口最多的10个乡(不足10个的全选),每个乡在其覆盖范围内,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采集水样1份,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进行水碘含量检测;(2)土壤碘监测。每个乡镇采集土样1份,采用放大反应比色法进行土壤碘含量检测。2、碘盐和食盐摄入量调查:每个乡镇采集盐样60份,采用制盐工业通用测定碘离子试验方法(GB/T 13025.7-2012)中的直接滴定法;川盐或特殊盐采用仲裁法测定进行盐碘浓度检测;同时在抽中的5个乡镇中选择3个乡镇,对20户家庭采用3日称量法进行食盐摄入量的调查。3、育龄期妇女碘营养调查:每个乡镇选择新婚育龄妇女、20-40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各10名,采集随意一次尿样,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2006)进行不同人群尿碘浓度(UIC)检测。结果1.外环境碘水平:(1)被调查地区水碘总体中位数为3.25μg/l,总体地下水中碘含量显著高于地表水(z=-8.493,p<0.05)。荒漠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水碘中位数在10~150μg/l适宜范围内,其它四个生态区均小于5μg/l,六个生态类型区之间水碘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08.006,p<0.05)。(2)被调查地区土壤碘总体中位数为12.70μg/100g,六个生态区之间土壤碘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2.775,p<0.05)。(3)被调查所有地区水碘与土壤碘总体上呈负相关(r=-0.206,p<0.05),但在各生态区内比较,除荒漠区水碘与土壤碘呈正相关(r=0.632,p<0.05)外,其它生态区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2.碘盐和食盐摄入量:六个生态区碘盐覆盖率均在99%以上,碘盐合格率均在95%以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3%以上;盐碘总体中位数为26.20mg/kg,六个生态区盐碘中位数范围在24.36mg/kg~28.30mg/kg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529.131,p<0.05);日人均食盐摄入量总体均数为9.04g,范围为4.50g~12.62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562,p<0.05)。3.育龄期妇女碘营养状况:(1)新婚育龄妇女碘营养:新婚育龄妇女总体尿碘中位数为172.74μg/l,除河西走廊戈壁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尿碘中位数超过200μg/l外,其余生态区均在100μg/l~200μg/l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84.596,p<0.05),其中河西走廊戈壁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婚育龄妇女尿碘显著高于其余四个生态区(p值均<0.05)。(2)孕妇碘营养:六大生态区孕妇人群总体尿碘中位数为144.19(范围为131.03~178.80)μg/l,仅黄土高原沟壑区达到了178.80μg/l,其它生态区均低于150μg/l,六大生态区间尿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8.556,p<0.05);所有孕妇在孕早、中、晚期尿碘中位数均低于150μg/l,分别为133.82μg/l、136.51μg/l和149.7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282,p>0.05),但六个生态区之间孕早期尿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2.223,p<0.05)。另外,黄土高原沟壑区和秦岭中山峡谷区内不同孕期尿碘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0.272,6.076,p值均<0.05)。(3)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六大生态区哺乳期妇女总体尿碘中位数为149.05(范围为128.79~194.1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2.867,p<0.05);六大生态区内仅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哺乳期妇女尿碘<50μg/l的比例超过20%,为21.3%。结论1.六个生态类型区外环境碘水平仅荒漠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为适碘地区,其他四个生态区均为外环境缺碘地区。2.六个生态区盐碘浓度均在甘肃省推荐范围内,但不同生态区居民食盐摄入量存在很大差异。3.六个生态类型区育龄期妇女碘营养状况(1)新婚育龄妇女除黄土高原沟壑区碘营养处于过适宜量的水平外,其余地区碘营养总体水平均处于适宜状态。(2)六大生态区除黄土高原沟壑区外普遍存在孕妇碘营养不足的问题,其中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最严重。(3)哺乳期妇女人群总体上碘营养充足,但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存在潜在的碘营养不足的一些风险。4.外环境碘水平对育龄期妇女碘营养有一定影响,盐碘浓度和食盐摄入量是影响各生态区人群尿碘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人均日摄盐量不变的前提下,现行盐碘浓度,只能满足哺乳期和新婚育龄妇女的碘营养需求而不能充分满足孕妇碘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