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大鼠脑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血脑屏障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n=100),仅进行相应的麻醉和动静脉插管及气管插管,未行窒息及CPR,再将A组分成A1组(50只)和A2组(50只)。B组(复苏组,n=100),制作复苏模型,常规小动物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再将B组分成B1组(50只)和B2组(50只)。监测A组术后、B组ROSC后60min内MAP的变化;A1组术后稳定10分钟后在2h、6h、12h、24h、48h,B1组自主循环恢复后在2h、6h、12h、24h、48h断头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各时间点10只,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脑组织HIF-1a、VEGF、Occludin的表达,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A2组术后稳定10分钟后2h、6h、12h、24h、48h,B2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h、6h、12h、24h、48h,在相应时间点前2h经大鼠尾静脉按3mg/kg标注注射20g/L伊文氏蓝,在相应时间点断头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各时间点10只,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计算出血脑屏障对EB的通透率。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两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各组基础状态下R、W、HR及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1组在ROSC后2h脑HIF-1a蛋白表达开始增高,6h增高明显,12h达到高峰,24h逐渐降低,48h仍高于正常,与A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③B1组在ROSC后2h脑VEGF蛋白表达开始增高,6h增高明显,12h达到高峰,24h逐渐降低,48h仍高于正常,与A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④B1组在ROSC后2h脑Occludin蛋白开始降低,6h降低明显,12h达低峰,24h逐渐上升,48h仍低于正常,与A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⑤B1组在ROSC后2h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6h增加明显,12h达到高峰,24h逐渐降低,48h仍高于正常,与A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⑥B2组脑组织EB含量在ROSC后2h开始增加,6h增加明显,12h达到高峰,24h逐渐降低,48h仍高于正常,与A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1、脑组织中HIF-1a、VEGF蛋白表达在ROSC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而Occludin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Occludin蛋白表达随着HIF-1a、VEGF蛋白表达增高而呈下降趋势。2、脑组织EB及水含量在ROSC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血脑屏障通透性随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而增加。3、HIF-1a诱导VEGF产生作用,使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紧密连接结构受损,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