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ranslator-Centeredness Based on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a Comparative A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翻译理论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译学理论研究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译者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从翻译理论界的研究重心转向文化角度之后,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国内外学者开始转向对译者作用的研究。与此同时,翻译理论研究者更加注重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翻译研究之中。近年来,全球掀起了生态文化学术思潮,人们开始回归自然。基于此,翻译适应选择论应运而生,它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学说1引入到了翻译研究之中。
   本文作者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理雅各(James Legge)2和汪榕培3的两个《易经》英译本进行比较,探讨译者的中心作用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胡庚申2004:219)。适应与选择不可分割,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们是译者的本能,强调了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的主导者。
   因此,作者从译者对需要、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三个方面,将理雅各和汪榕培两位译者在《易经》英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进行对比分析。从译者的需要方面来看,不同的译者的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会对文本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译者的能力方面来看,不同的译者为适应其自身能力,包含译者的双语、双文化能力,个人的气质,学习能力等,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从翻译生态环境方面来看,不同的译者将会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维度上进行不同的选择性适应转换,进而选择不同的译文。
   通过上述对比,作者发现两位译者从不同层面解读了《易经》的内容,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完成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理雅各在《易经》的英译过程中,选择适应原文的古文风格和古汉语的语言规范,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最大程度的传递文化内涵,而汪榕培则侧重于尽可能地向读者阐述《易经》的深奥哲理。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作的不同的适应与选择进一步阐释了译者作为翻译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决定了翻译的文本,翻译策略以及最终的译文。因而,本文是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理雅各和汪榕培的《易经》英译本对比为例,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证实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的中心。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翻译共性作为翻译界研究的新领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致力探讨,而提及翻译的共性,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翻译的显化和隐化。显化又称明晰化,指译文以更明显的言语形式来表述原文信息,隐化则与显化相反。二者在翻译中的普遍存在显而易见。近年来,关于显化与隐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基于语料库的普遍性研究,多为描述性和归纳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客观地比较某两种语言,力图从该两种语言及其信息或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层面来
学位
期刊
学位
会议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针对《大卫·科波菲尔》这部经典小说在董秋斯和张谷若的翻译过程中的意象构建和翻译策略的差异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基于兰盖克和雷可夫的认知语法理论,强调概念结构在语言分析中的重要性,任何概念结构的诠释包括内容的识解方式以及意象反映都具有认知动因,其都以人类自身的体验为基础,进而产生对客观世界的解读。  认知语法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即象似性,投射与背景理论和百科性,其
会议
会议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