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泉八云,本名拉夫卡迪奥?赫恩。1890年赴日,留下了与日本相关论著12部,被日本人誉为“日本文化发现的恩人”,诸多作品成为日本人家喻户晓的名篇。小泉八云对日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初期的《陌生日本的一瞥》到晚年的《神国日本》,小泉八云的日本观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浮薄渐至沉稳,从情绪的宣泄渐至理智的分析,实现了其文明观本质的升华。初到日本的小泉八云,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幸、年轻时的漂泊经历、法国浪漫派文学的影响,世纪末思潮的影响,加之19世纪正是东西方文明摩擦和冲突凸显的时代,这一切使小泉八云在早期的日本印象记《陌生日本的一瞥》、东西方比较文化论著作《来自东方》、《心》等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对日本古老文明的赞美,以及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痛彻批判。这也形成了小泉八云早期的文明观。此后,随着对日本的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他开始进入日本人的精神内面,即“灵”的世界。以《骨董》和《怪谈》为代表的一系列再现文学作品,是小泉八云在东方素材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西方思想,实现了东西方素材与思想的完美融合。从“泛灵论”,“爱重于死”,“佛教的轮回”等思想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充分肯定小泉八云再现文学中东西合璧的特质。纵观小泉八云一生的文学创作,“女性”描写占有相当的比例,它既是构成小泉八云作品中美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小泉八云作品中的中心存在。在小泉八云的女性描写中,同样存在两种倾向。一方面是西方“永远的女性”这一女性观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对日本传统女性的理解和赞美。即小泉八云的女性观中,也存在东西方思想共存这一特点。此外,小泉八云早在美国时代就显示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这种倾向到日本后仍在继续。小泉八云在对日本文学进行再创作时,有意无意地选用了一些具有中国本源的故事。透过这些作品的变迁轨迹,可以略窥日本文学对中国怪奇文学的受容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小泉八云的再创作,亦可再度确认小泉八云再现文学的特质和主题。在真正理解了东方世界后,小泉八云将他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完成了日本文化论大著《神国日本》。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一直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那就是进化论与佛教结合、科学与宗教统一、东西方和解融合的社会。可以说那一刻的小泉八云成就了真正的东西合璧。小泉八云文学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并且他的文学、思想、价值观等随着其人生经历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小泉八云的文学是东西方艺术、思想和文化的合璧之作,在东西方文明冲突和融合这一大的背景下,小泉八云自身也实现了东西文明观由冲突到融合的升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