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和射频辐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不断自我更新,并在特定条件下分化成为一种或多种构成机体组织或器官的细胞。MSCs在组织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骨类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治疗中也有较多研究。虽然MSCs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存在体外大量增殖和定向诱导分化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近年来,电磁辐射对干细胞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据报道,一定条件的电磁辐射暴露可影响MSCs的增殖和分化,但有关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MSCs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尚未见报道,有关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 radiation,RF)对MSCs的生物学效应研究也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EMP和1950 MHz RF对hUC-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目的明确EMP和1950MHz RF对hUC-MSCs增殖和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hUC-MSCs的培养和鉴定材料与方法1.从医院采集新生儿脐带,剥离华通氏胶,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MSCs,待细胞长至80%左右融合度后胰酶消化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的hUC-MSCs,接种96孔板,用CCK-8法每天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连续检测5天(d),绘制生长曲线。2.取原代培养至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hUC-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特异性表面抗原CD90、CD105和CD166的表达。研究结果1.组织块在培养至第7 d时已有较多细胞长出,贴壁生长,14 d左右细胞融合度可达90%以上,传代后细胞形态稳定,且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典型形态。CCK-8检测结果显示,hUC-MSCs在接种后第2 d进入对数生长期,第4 d进入平台期,细胞倍增时间为32小时(h)。2.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细胞高度表达CD90、CD105和CD166,阳性细胞率在96%以上。第二部分EMP对hUC-MSCs增殖和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SPG200-EMP辐照源:场强720 kV/m,脉宽40 ns,重复频率1Hz,脉冲个数可设置为1~6000个。1.EMP对hUC-MSCs增殖的影响:1.1细胞分组和EMP暴露:选取第3~6代对数生长期的hUC-MSCs进行本部分实验。将细胞随机分为假暴露组(sham)和EMP暴露组(EMP组),然后进行单次或多次(1次/d,连续3 d)EMP暴露或假暴露,每次暴露的EMP脉冲个数为10个、100个和1000个。1.2检测方法:EMP暴露结束后第1 d、3 d、5 d和7 d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水平的变化。2.EMP对hUC-MSCs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2.1细胞分组和EMP暴露:选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hUC-MSCs进行本部分实验。将细胞随机分为sham组、EMP组、成骨诱导培养组(Osteogenic induction medium,OM)和OM+EMP组,然后进行单次或多次(1次/d)EMP暴露或假暴露,每次暴露的EMP脉冲个数为100个和1000个。2.2检测方法:微板法检测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活性,免疫印迹(Wer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成骨特异性蛋白COLⅠ、OPN的表达水平,茜红素染色检测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研究结果1.EMP对hUC-MSCs增殖的影响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10个脉冲EMP单次暴露结束后第1 d、3 d、5 d和7 d,hUC-MS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100个和1000个脉冲EMP单次暴露结束后第1 d,hUC-MS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第3 d、5 d和7 d细胞活力显著降低,100个和1000个脉冲组之间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与sham组相比,10个脉冲EMP重复暴露3次,在暴露结束后第1 d,hUC-MSCs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第3 d和5 d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100个和1000个脉冲EMP重复暴露3次,在暴露结束后第1 d、3 d和5 d,hUC-MSCs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100个和1000个脉冲组之间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与10个脉冲EMP单次暴露组相比,10个脉冲3次暴露组在暴露结束后第1 d,hUC-MSCs活力无显著变化,第3 d和5 d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与单次暴露组相比,100个和1000个脉冲组在暴露3次结束后第1 d、3 d和5 d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100个脉冲EMP暴露结束后24 h,hUC-MSCs的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显著性变化,S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P<0.01),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上升(P<0.05)。细胞凋亡水平无显著变化。2.EMP对hUC-MSC成骨分化的影响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100个和1000个脉冲单次暴露后第21 d,hUC-MSCs中的ALP活性无明显变化。与OM组相比,OM+EMP组的hUC-MSCs经100个和1000个脉冲EMP单次暴露后,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21 d,细胞中的ALP活性显著增加(P<0.05),100个和1000个脉冲组之间ALP活性无明显差异。与sham组相比,100个脉冲EMP重复暴露7次(1次/d,连续7 d)后,hUC-MSCs的ALP活性无明显变化。与OM组相比,100个脉冲EMP单次暴露,OM+EMP组hUC-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7 d和14 d,细胞中的ALP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21 d,hUC-MSCs的ALP活性显著增加(P<0.05)。100个脉冲EMP重复暴露4次(1次/d,连续4 d),OM+EMP组hUC-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7 d,细胞中的ALP活性与OM组相比无显著变化,在成骨诱导培养第14 d和21d,hUC-MSCs中的ALP活性较OM组显著增加(分别为P<0.05和P<0.01)。100个脉冲EMP重复暴露7次(1次/d,连续7 d),OM+EMP组hUC-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7 d、14 d和21 d,细胞中的ALP活性较OM组均显著增加(分别为P<0.05,P<0.05和P<0.01)。WB检测结果显示,与OM组相比,hUC-MSCs经100个脉冲EMP重复暴露7次(1次/d,连续7 d),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14 d和21 d,OM+EMP组中细胞中的COLⅠ和OPN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茜红素染色结果显示,在成骨诱导培养的第21 d,OM+EMP组中的钙化结节面积较OM组显著增加(P<0.01)。第三部分1950 MHz射频辐射对hUC-MSCs增殖和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射频(Radio frequency,RF)辐射源:频率1950 MHz,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可设置为0~4.0 W/kg,暴露时间可调。1.RF对hUC-MSCs增殖的影响1.1细胞分组和RF暴露:选取第3~6代对数生长期的hUC-MSCs进行实验,将细胞随机分为假暴露组(sham)和暴露组,然后将细胞假暴露或暴露于频率为1950 MHz,SAR值分别为0.5,1.0和2.0 W/kg的RF中,每天暴露1 h(5 min开,10 min关),连续暴露7 d。1.2检测方法:暴露结束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连续检测6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2.RF对hUC-MSCs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2.1细胞分组和RF暴露:选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hUC-MSCs进行实验,将细胞随机分为假暴露组(sham),射频电磁辐射组(RF组),OM组和OM+RF组,然后将细胞假暴露或暴露于频率为1950 MHz,SAR值为2.0 W/kg的RF中,每天1 h(5 min开,10 min关),连续暴露7 d。2.2检测方法:暴露结束后,用微板法检测细胞中ALP活性。研究结果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不同SAR值RF暴露7 d后,hUC-MSCs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hUC-MSCs的细胞周期分布及Ki67蛋白水平也无显著改变。2.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hUC-MSCs经SAR值为2.0 W/kg的RF暴露7 d后,细胞中的ALP活性无显著变化。与OM组相比,OM+RF组的ALP活性亦无显著改变。研究结论1.场强720 kV/m,脉宽40 ns,频率1 Hz,脉冲个数为10的EMP单次暴露对hUC-MSCs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多次重复暴露则会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100个和1000个脉冲EMP单次暴露即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多次重复暴露后,抑制作用更明显,但都不会引起细胞凋亡。2.场强720 kV/m,脉宽40 ns,频率1 Hz,脉冲个数100和1000的EMP单独暴露对hUC-MSCs不具有成骨分化诱导作用,但能够增强成骨诱导培养基对hUC-MSCs的成骨分化诱导作用,且随重复暴露次数增加,效应越明显。3.SAR值分别为0.5、1.0和2.0 W/kg的1950 MHz RF,每天1 h,连续暴露7 d对hUC-MSCs增殖无显著影响。4.SAR值为2.0 W/kg的1950 MHz RF,每天暴露1 h,连续暴露7 d对hUC-MSC无成骨分化诱导效应,对成骨诱导剂的成骨分化效应也无明显影响。5.提示EMP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MSC的成骨分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电子装配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波峰焊及其配套设施在整个电子装配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波峰焊的操作过程中,其产生的悬浮物会在波峰焊抽
戊糖磷酸途径(Oxidative Pentose Phosphate Patnway,OPPP)是调控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响应不同逆境,提高植物抗性的重要代谢途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
目的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受到压迫、牵拉等因素产生病变的周围神经卡压类疾病。尺神经在经过肘部时,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其受到压迫、牵拉,进而产生患肢无力、沉重感、易疲劳等症状。常因患侧肢体活动量的增加,上述感觉、功能等异常症状逐渐加重,随着长期的累积,出现环小指麻木甚至疼痛,疼痛可逐渐发展到前臂尺侧甚至到达上臂内侧。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手部内在的肌肉萎缩,更严重的会见到手部畸形——“爪形手”。腕管
为了进行复合煤岩体受载破裂电磁辐射特性试验并展开电磁信号特性分析,本文主要围绕两项工作展开,一是改进煤岩电磁辐射采集系统。自主开发了适用于实验室试验的宽频和点频全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是人群中常见的病毒,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疫苗。HSV-1 UL2
图像检索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热点内容。由于手机和互联网使用日益频繁,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图像数据也随之爆炸性的增长。针对于特定图片的图像检索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应用的功
随着人口数量增多,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废弃建筑不断增加,这就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其中的主要成分为废弃砂浆,大量的废弃砂浆对社会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我国及世界都在提倡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对铝板带材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生产过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利用变的越来越重要,逐渐发展成为制造型企业质量管
锑(Sb)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是西南地区常见的锑高富集植物,本论文将两者结合,研究蜈蚣草亚细胞尤其是细胞壁对锑的富集及耐性机制。探究锑胁迫下,蜈蚣草亚细胞各组分中锑的含量及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中总糖、半乳糖醛酸的变化响应;利用细胞壁化学改性结合吸附实验和红外光谱学研究蜈蚣草细胞壁及其组分对锑的吸附特征,以及吸附固定锑的主要组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质量是钢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但并非钢铁强国,“大”与“强”的反差,反映出我国目前钢铁质量管理不是很完善,影响了钢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