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古代汉语“有”字句就受到语法学者的重视,研究者从句法平面对其结构特点、表义功能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讨。但与近年来现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的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古代汉语“有”字句就受到语法学者的重视,研究者从句法平面对其结构特点、表义功能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讨。但与近年来现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的多角度、多层次及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还处于初级阶段。语法学界对“有”字句的研究多侧重在句法结构方面,对语义和语用平面的研究很少涉及。从专书和断代的层面来研究“有”字句的成果还很少见到,这样就影响了对“有”字句历时发展的考察研究。因此我们对“有”字句进行断代专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上古典籍《孟子》为研究对象,以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为参照,对该书中的463例“有”字句作穷尽式全面考察,对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作出分析和研究。以句法为基础,向隐层挖掘语义,向外层探求语用,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结合,内层和外层结合,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结合,描写和解释结合。通过对《孟子》“有”字句的全面梳理,力求对上古汉语中这一常见语法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尝试探求此类语法现象发展的特点、演变的规律,为汉语语法史的断代研究提供一些可信的、有参考价值的发现。文章共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是对《孟子》“有”字句的总体概貌的描写;第三章是对《孟子》“有”字句的语法组合功能的描写和分析;第四、五章是对《孟子》“有”字句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最后是文章的结语。文章通过对《孟子》“有”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在全面描写的基础上归纳了“有”字句的句法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层面的结构类型,揭示了“有”字句语用层面的特点。文章全面共时地研究“有”字句,为揭示汉语“有”字句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提供历时链条中的一环,同时也为《孟子》专书语法研究和上古汉语语法的断代研究提供实证材料。
其他文献
<正> “夺其食”于狂证之治,具重要意义。对“夺其食”虽历注不一,但不外“禁食”,“节食”。临床凡遇“怒狂者”,笔者均采“节夺其食”的措施配合内服中药治之,每获痊愈。即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是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e fungi, AMF)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放牧是重要的草地管理
现代汉语中的“半A半B”格式是一个常见格式,但对其研究的却不多,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格式的构成、语义特点、句法功能、语用价值等几方面作一个综合的考察,全
《周易》古经是周初之重要典籍。现代以来,众多学者以说诗法观照卦爻辞,提出《周易》卦爻辞中运用了比兴,然而前辈学者未曾全面描述、探究这些最早的比兴用例之渊源与特征。
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石化产品面对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上海沥青公司作为石化产品整合的专业化销售公司,随着中石化产品在市场上主导地位的减弱,随着生产企业产能
<正>中国民歌的分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从周代《诗经》中关于"风""雅""颂"的划分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民歌中"西曲"
针对目前国内人造板企业在板面缺陷检测仍然依靠人工的情况,开发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刨花板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利用工业相机采集板材表面图像,使用 C++、OpenCV、JAI_SDK
汉语词类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关键。长期以来,汉语词类研究主要是围绕“词类划分的标准或依据”和“词类与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汉语词类研究的症结在于汉语不具备可借以给词定性归类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其结果是我们难以根据词的形态辨别词类,而且,汉语词类和语法成分之间往往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以致我们难以划定其语法类别上的归属。因此,汉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词类只能根据语法功能进行划分。一旦离
本文介绍一年12个月的蚕桑农事,并统计栽桑管桑养蚕用工数,核算养蚕费用支出情况,抽查农户实际养蚕收入,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患者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对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