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社会,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还远未成为一个标准的社会形态,但是,就其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社会在现实中还只能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它已经显示出了足够多的特征。何况,它已经开辟出一个虚拟的生活空间,姑且以“网络社会”称之而有别于传统也未尝不可。网络社会中,青少年思想品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是一个突出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也是当前学界的一个热点和重点课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发表了一些理论成果。但往往是只关注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对于网络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只作为一个条件来看待,这显然有失偏颇。本文认为,网络社会已经不是一个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概念,而是已经部分的成为现实。如果不改变我们对网络的一些基本认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网络意识,我们就不可能在新的一轮科技浪潮中占据主动;如果不提高广大的理论工作者的网络意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那么,在网络化的大潮中我们就不可能保持自身的独立自主性,就不可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不可能进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在分析一系列的权威数据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网络社会中的青少年思想品德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举几个突出表现做了详细的论述,认为青少年网络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重视它、正视它才能需求解决之道。而且,在我们看来是问题的一些方面,它不一定就真的是问题,也可能是假象或者是我们的偏见。要解决网络社会中青少年思想品德的问题,必须内外兼顾,双管齐下。既要规范网络社会的发展,又要净化和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还要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等等。本文是对一种社会热点问题和重要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资料的翔实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保证了论点准确、论据充分。矛盾是对立统一体,事物总是表现为不同的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在作一些论证时,采用了“二分法”和“重点论”的论证模式,既看到网络社会带来的问题,也顾及到其所带来的进步。但是,本文是一个问题探讨类型的文章,因此把重点放在了负面影响这一面。本文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社会中青少年思想品德问题及其对策,还注意到了其实践意义,特别是在对策分析部分,充分考虑到了其可行性的问题。较好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