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汉语第二语言教材词汇的研究,历来大多是从词形、词量、分布、重现等外在特征来进行的。本文的研究视角深入词汇的内部语义,关注教材词义类聚的特征,尝试从义类划分的角度来对教材中的词语进行一次义类归合,相信这样的研究能呈现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1.汉语词义学方面:对教材词汇义类体系进行整体概貌描述、计量反映,并整理反映数据,归纳特点及分析原理。
2.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方面:从义类种数、分布情况、层级安排等方面来考察和评估教材的义类体系,实际上是看教材编写者引进的这些概念和范畴有没有支撑起汉语的意义概貌,有没有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和习得规律。因而,预见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教材词汇系统、语义系统的合理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选取对外汉语教学界较有影响力的三部长期精读型汉语教材,在建立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建立关联,提取出所有关于“性质与状态”类的义位词,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对教材中“性质与状态”义类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力求客观真实地呈现教材义类系统的外部概貌和内部建构。
通过考察,汉语第二语言教材词汇的义类分布大体可以归纳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教材义类在范围上涵盖得较为广阔,在内容的取舍和编排上较好地遵循学习者的习得规律以及教材的实践性原则,义类体系的总体架构比较合理。
第二,教材单一义类词语极其丰富,而跨义类词语过于稀少,未能准确反映现代汉语词义的真实面貌。
第三,义类内部词语的编排次序总体上体现从易到难的梯度性。义类的复现呈现出以生词复现和以学过的词复现两种方式。但这两种复现形式结合得不够紧,新词和旧词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分布不够均衡,教材在义类的复现间隔上也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