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敦煌藏经洞发现以来,中外学者就对敦煌遗书进行不断的解读和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敦煌类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了解古代知识全貌的一种工具,而且也是古代文献资料的渊薮,通过敦煌类书文献研究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了解中国典籍的发展脉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师培、罗振玉、王国维等先生就对敦煌类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判定性质,撰写题跋,之后王重民先生将许多类书文献收录于《敦煌古籍叙录》子部书中;许多日本学者也对类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台湾学者,以其扎实的国学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者,王三庆先生的《敦煌类书》,是一部比较全面介绍敦煌类书文献的著作;近些年来在敦煌文献耕耘的年轻学者也在类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随着写卷的不断公布、影印出版,出现了一批新的成果,其中不乏国外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的论著。但是没有一部专门对敦煌类书文献作详细、全面介绍与总结的论著,这样使许多学者不了解敦煌类书文献的研究状况与进度,出现重复劳动和研究滞后的情况,不利于类书文献的研究。本文利用笔者收集到的190个号敦煌藏经洞写本的影本或录文以及一百年来各国学者发表的200篇(种)论著,详细地研究每一号写卷,并撰写出叙录。叙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出正确的写卷名称。2、介绍写卷的起讫、所在行数,并标明其在今通行本中的起讫页码与行数。3、缀合那些断裂的写卷。4、考察写卷的抄写时代。5、列举有价值、有创见的研究成果;评析、纠正有错误的说法。6、指出该写卷的影本及录文在已经公开出版图书中的册数,页码。7、列举叙录正文中未曾引用的研究过这个卷号的相关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