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人乳腺癌MCF-7和SKBR3紫杉醇耐药细胞株(以下简称“MCF-7/PR”和“SKBR3/PR”),探讨miRNA-125b和miRNA-21(以下简称miR-125b和miR-2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SKBR3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PR、SKBR3/PR细胞株;双目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细胞在获得耐药性的过程中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基因MDR1、BCRP、MRP1,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在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耐药蛋白P-gp,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利用MTT法测定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对紫杉醇药物的敏感程度;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miR-125b和miR-21的表达差异;利用化学合成的miR-125b类似物和miR-21抑制物转染MCF-7/PR、SKBR3/PR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基因MDR1,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转染后细胞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耐药蛋白P-gp,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利用MTT法测定转染后细胞对紫杉醇药物的敏感程度;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差异;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人乳腺癌MCF-7/PR、SKBR3/PR耐药细胞株,耐药细胞株中耐药基因MDR1、BCRP、MRP1均升高,抗凋亡基因Bcl-2升高,耐药蛋白P-gp升高,凋亡蛋白Bax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升高,miR-125b表达降低,miR-21表达升高(P<0.05);MTT结果显示MCF-7/PR耐药指数为敏感细胞MCF-7的6.43倍,SKBR3/PR耐药指数为敏感细胞SKBR3的8.25倍;耐药株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高于敏感株(P<0.05)。2.分别利用化学合成的miR-125b类似物、miR-21抑制物转染MCF-7/PR、SKBR3/PR细胞之后,两株耐药细胞miR-125b类似物和miR-21抑制物转染组细胞中耐药基因MDR1均下降,凋亡基因Bax升高,抗凋亡基因Bcl-2下降(P<0.05);耐药蛋白P-gp下降,凋亡蛋白Bax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下降;MTT结果显示两株耐药细胞miR-125b类似物和miR-21抑制物转染组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高于其相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两耐药细胞miR-125b类似物和miR-21抑制物转染组侵袭和迁移能力低于其相应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凋亡能力增加,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增多(P<0.05)。结论:1.成功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紫杉醇耐药模型(MCF-7/PR和SKBR3/PR),可用于耐药性影响的研究;2.过表达miR-125b或抑制miR-21表达,可逆转人乳腺癌MCF-7/PR、SKBR3/PR细胞株对紫杉醇化疗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