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更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文化观。作为全国综合性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集中体现了我国的传媒政策、传媒伦理和传媒文化,是我国新闻工作者成就和荣誉的象征,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通讯是新闻文体群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迷人的魅力。可以说,不掌握通讯写作技巧,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对新闻作品的研究和文学作品一样,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所谓宏观就是要从大处着眼,首先对一篇作品的选题立意、结构布局、传播效果有个掌握,而微观层面的研究则要深入到文章的内部,从小处着手对其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对新闻作品采访过程的研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对创作者的再采访,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我们也可以挖掘创作者已经发表于报刊、广电、网络上的一些文章,这是第二手资料。除上述两种方法而外,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透过新闻文本,寻觅创作者们采访过程的踪迹。客观地说,1990年设立的中国新闻奖对繁荣发展我国新闻文化事业,提高新闻记者的采写水平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和新闻实践的发展,这一评奖活动的缺憾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纵观20世纪80年代全国好新闻奖开评以来,社会对中国新闻评奖活动的指摘,主要集中在评奖形式和创作内容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基于现实,终将归于现实。本论文的预期目标就是通过对2002年至2006年五年来获奖作品的一般情况、采写过程、采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回答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如何改造中国新闻奖,使其能够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满足受众的新闻欲求。本篇论文较之以往同类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摆脱了“单篇说事”的传统,回答了“我国当前的通讯作品处于什么样的总体水平?”这样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同时,找出了通讯作品写作中的不足,为改进通讯作品写作文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