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术联合缺氧的方法,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模型。运用输合配穴针刺法干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以大鼠脑组织中S100B和Nogo-A的表达为指标。分别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法研究S100B和Nogo-A的表达情况,探讨输合配穴针刺法在改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患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1.材料:(1)实验动物:SPF级雌性SD孕鼠8只,体重300±30g(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合格证号:SCXK2010-0001)(2)实验药品:4%多聚甲醛,无水氯化钙,钠石灰等。2.方法:(1)分组和建立模型:8只孕鼠共分娩仔鼠79只,将79只新生仔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26)、非干预组(n=27)和正常组(n=26)。于生后第4天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进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将仔鼠放入充有8%氧气和92%氮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2小时。术后第3天,干预组取双侧曲池穴、三间穴、后三里穴、陷谷穴进行针刺干预,每日一次,持续14天,每日对3组仔鼠进行神经行为能力检测,同时于生后第4、7、21天对大鼠脑组织中S100B表达进行测定,第7、14、21天对大鼠脑组织中Nogo-A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1.本实验共有8只孕鼠,分娩仔鼠79只,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死亡3只,非干预组死亡8只,正常组无一只死亡。2.神经行为能力检测:翻正反射,第7天时正常组比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所用时间明显偏少,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无明显差异;第14天时干预组所用时间少于非干预组。悬吊实验、斜坡实验14天时正常组比干预组、非干预组时间长,而干预组比非干预组时间长;21天时,干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但比非干预组时间长。旷场实验正常组得分高于其他2组,干预组得分高于非干预组。3.仔鼠脑组织中S100B和Nogo-A的表达:各时间点干预组、非干预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S100B和NOGO-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B的表达第4、7天,非干预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非干预组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go-A的表达各个时间点非干预组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运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的造模方法可以成功复制脑损伤大鼠的模型。2.输合配穴针刺法可以改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能力发育。3.输合配穴针刺法可以减少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S100B和Nogo-A的表达,减轻大鼠脑损伤的程度,促进脑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