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系青铜器是东周时期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地域特色鲜明,是当时青铜艺术新时代风格的典范。本研究以曲村北墓地、羊舌墓地、陶寺北墓地及瓦窑坡墓地出土西周晚期至春战之际时期青铜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金相组织分析、合金成分分析、范铸工艺考察、X射线影像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多种科学分析方法揭示了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生产的诸多技术特征。同时,结合两周晋国青铜器相关研究成果,对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的技术特征、技术演进及物料变化进行了分析,从技术和物料的角度探讨了晋系青铜器的形成。研究表明: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多为铅锡青铜铸造而成,合金工艺在青铜器材质、锻制铜容器及锻焊焊料方面有所发展,合金成分也更加稳定和集中;范铸工艺在春秋中期发生了较大变革,技术简化趋向极为显著,为侯马铸铜作坊批量化、规模化及规范化的铜器生产模式奠定了基础;春秋中晚期青铜器的工艺多样化表明传统周文化体系下的铜器生产规范和生产模式已开始发生转变,多种工艺综合运用也对春秋中期之后青铜器生产中新技术的普遍出现和青铜器地域特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模印法改变了以往纹饰范作或模作的技术传统,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效率,为青铜器纹饰的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使纹饰逐渐向细密化的风格转变;春秋中晚期,晋国青铜器生产所用铜料和铅料来源均发生了变迁。侯马铸铜作坊兴起之时,既是晋国青铜器风格转变之时,又是工艺变革和物料供应体系变迁之时,而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的工艺多样化、物料变迁及稳定持续的物料供给则表明春秋中晚期晋国在侯马铸铜作坊重新组织了铜器生产,这也正与其逐渐强盛乃至争霸中原的历史进程相合。在晋系青铜器的形成中,生产技术的承继变革和金属物料的稳定供给也为其鲜明地域特征和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并随着国力的强盛,通过各种复杂的互动影响,与社会变革、文化交流等诸多因素共同促使晋系青铜器成为东周中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