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也是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总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扶贫开发历经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扶贫工作的重点已经从思考如何提高帮扶效果转变为探讨能否顺利脱贫摘帽。如何确定影响脱贫摘帽的相关因素,并计算各项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权重,为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系统提供科学而客观的评价指标依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N县两百余户贫困农户,掌握贫困地区生活状况,结合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各项措施落地情况,得出影响N县精准扶贫脱贫摘帽进度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各项影响因素予以量化,分析影响N县扶贫开发的各项因素。精准扶贫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取决于精准扶贫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扶贫工作当中各项指标对贫困户生活质量的实际影响差异进行系统划分,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扶贫指标各自对应的准则层、指标层内的相对权重值。对递阶层级结构的所有指标作层次总排序,以得到各个指标在整个精准扶贫影响因素分析体系当中的权重,客观性地展现基层扶贫措施的整体成效。结果数据表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两个准则层指标是影响脱贫攻坚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产业扶贫力度、教育扶贫力度以及医疗保险等指标层指标对脱贫进度的影响尤为显著。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本文从扶贫动态追踪机制、本土产业发展、教育扶贫措施、社会保障方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有利于完善扶贫垂直机构信息反馈机制,优化扶贫专项资源配置,提高帮扶人员区域调度机动性,推动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升级。依托目前N县诸多农业公司实现本土产业兴旺发展,拉动贫困人口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来源。其次,加大贫困地区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贫困户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相关优惠政策,提高未来劳动人口市场竞争活力,规避返贫风险。同时健全孤寡老人赡养机制,实现老有所依,为高龄贫困人群提供有力生活保障。最后,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贫困农村现代化,解决水电路迅等生活问题,补齐扶贫工作存在的短板,确保脱贫摘帽目标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