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其投资行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需要依靠提升制造业投资效率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前,一些制造企业在扩大生产投资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创新投资能否给企业带来必要的回报,其投资效率能否获得提升,需要做出客观测评。京津冀作为中国的“首都圈”,其协同发展已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从技术创新视角评价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投资效率评价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并提出了研究视角;其次,对投资效率和技术创新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文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当前京津冀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相关理论从生产和技术两方面建立了以技术创新为视角的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法对2016-2018年京津冀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京津冀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均值在0.75至0.79之间,投资效率偏低;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维度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效率最高,与石油化工业相关的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效率最低;从产权性质维度看,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在0.8以上,高于民营企业;从区域分布维度看,北京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最高,河北省次之,天津市末之;(2)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投资效率动态变化值进行测算,又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944,说明2016-2018年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的投资效率有所下降;鉴于此,结合研究结果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提升制造企业投资效率的建议。本文对于深入了解京津冀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情况,提升其投资效率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