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各国,补贴对其经济的发展、资源的配置、地区发展不均的调整以及社会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但如果对其利用不当,将会扭曲资源配置,严重损害其他贸易国的利益;而反补贴作为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对反补贴的不当使用,同样会对自由、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造成极大的伤害。特别是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补贴的大肆运用以及滥用反补贴措施等所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必将抬头,因此,对于补贴和反补贴的规制同样重要,本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章,补贴与反补贴的概述。在本章中,首先,从经济学、法学以及WTO的专家组的反补贴案件裁决角度对补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其次,对补贴的分类进行分析和评述;最后,对反补贴法律的性质、反补贴制度的特征以及反补贴法律制度的国际立法沿革和内国立法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第二章,《SCM协定》中的专项性标准。第一节,主要探讨专项性标准的分类及判定标准;第二节,分析了专项性标准的例外情况。此章为本论文的重点部分,本章从类别与判定准则两个角度对《SCM协定》中的专向性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剖析了《SCM协定》中专向性标准的价值与缺陷。第三章,反补贴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适用。首先,从国际规则、国内立法以及反补贴的判例角度的分析了反补贴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适用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反补贴对中国是否适用的问题。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SCM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问题上,“发展中国家的界定”、“特殊待遇的时限”、“享受特殊待遇的主体”等问题逐渐显现,本节就以上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第四章,为我国遭受反补贴的状况及应对策略。首先,分析了我国遭受反补贴调查的状况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反补贴策略,并指出我国应当充分运用反补贴贸易救济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最后,针对我国的反补贴法律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