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河民歌表演性传承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家河村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会唱歌的人,被誉为“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拥有着大量的原生态民歌,其内容丰富,曲调多样。村民通过民歌传承文化、表达情感,传承生产生活经验,可以说吕家河民歌是当地村民的百科全书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以“表演理论”为支撑,通过田野调查,对吕家河民歌表演性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民歌表演性传承现状、民歌表演性传承方式与保护这几方面展开探讨,意在指出吕家河民歌的每一次演唱都是一次表演,而吕家河民歌的传承是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完成的,只有保护好吕家河民歌的表演环境才能使吕家河民歌有生命,原汁原味的传承下去。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创新点;概述学者们对吕家河民歌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第一、二章)总体概述吕家河民歌,包括民歌的历史渊源、民歌类别及其表演场域、民歌文本内容及表演形式、民歌表演的口头特征。指出这些表演性特征正是保证吕家河民歌有规律传承的重要因素。并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揭示吕家河民歌表演性传承与当地人文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田野调查所获资料重现吕家河民歌在婚礼、葬礼中的表演,并对这些表演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反映吕家河民歌真实的表演性传承现状。指出吕家河民歌是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传承的,并通过对表演歌师、表演参与者、表演环境的调查总结出吕家河民歌现存的民歌后继无人、表演者日趋老龄化的严重困境,从而得出吕家河民歌的表演亟待保护的结论。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吕家河民歌的传承方式,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逐渐发展成一个公开、透明、民主、高效的政府,各级政府开展绩效评价的探索,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和工具,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绩效评价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水平。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1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奥扎格雷钠治疗
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医护人员因工作性质及环境的特殊性,在工作中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远比普通人群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古代人生活的环境和方式与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他们在研究园林花卉时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应用上与今天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这四本古代花谱中有关于园林花卉部分的研究
高等植物在种子萌发后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营养生长,即童期,才能进入生殖发育阶段。童期的发育机理一直是木本植物育种中备受瞩目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林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发生变化,特别是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分析了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
西藏高寒地区道路积雪结冰现象较为严重,往往造成道路中断或交通事故。与此同时,作为绿色能源的太阳能资源在西藏高寒地区较为丰富,如何利用太阳能技术修建高效、环保的水泥
煤层巷道作为井下通风、行人、材料运输等的通道,也是煤矿井下自燃的地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巷道煤体的自然发火过程的数值模拟做了很多研究,但与现场实际情况仍存在差距,描
将来自树干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和酿酒酵母自身的木糖转醛酶基因(ta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1株重组酿
目的探讨临床评分结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40例,所有患者均按Wells评分量表评分,均行D-二聚体检测及双下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