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区域产业分布的失衡,中西部地区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增长缺乏动能。而中西部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是否中西部地区可以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就成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根据克鲁格曼的理论,产业的空间布局受到地区工业化程度,市场规模的大小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其C-P模型存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如地区初始要素禀赋相同,地区生产技术也相同,并不存在Ricardo生产率差异(李嘉图比较优势)和H-O要素禀赋差异(赫克歇尔-俄林比较优势),同时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网路的不断完善,运输成本这一促使产业分散的因素来描述产业分散的力量是不充分的,而工业化程度及市场规模的大小更多的是从影响产业集聚的角度讨论的,忽略了影响产业布局的内在因素—企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所以为了深入了解推动我国产业空间分布的动机因素,本文引入比较优势理论等空间经济学所未考虑的因素对产业空间分布的作用来分析新一轮的中国制造业分布格局差异。这不仅对破解中西部地区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也是推动我国地区产业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已有文献围绕着我国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与形成产业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但其研究尺度多集中于区域和省一级层面的研究,鲜少关注省级以下层面形成产业布局差异的原因,此外学者们大多根据单个行业进行研究,很少对产业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聚类研究,同时学者们更多关注促进产业集聚的因子,对于产业分散的因子的关注度却不够。因此本文根据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的理论框架,同时考虑相对生产率差异和相对生产要素差异,基于Aimit在H-O框架下的空间经济学模型,融入Ricci的相对生产率差异,运用了一个基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集聚力)和劳动力成本差异(分散力)的模型,将比较优势理论融入到核心-边缘框架之中,对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确切地解释经济现实。通过基于各地级市的产值和企业数量的比例分析和相对空间基尼系数对2002-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产业分布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并运用2002-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全国与八大地区产业分布状况进行面板回归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从产业分布比例的绝对优势来看,2002-2015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沿海地区的工业产值和企业数量比例大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除沿海地区外,沿江地区的企业分布也较为密集,整体分布状况较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更为分散一些;根据地级市制造业分布情况,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和省内经济发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多分布在资源禀赋条件更好的地区。(二)根据本文相对空间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Arcgis软件做出的我国各地级市的空间基尼系数图。从地级市的层面的空间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更高的沿海地区受到劳动力成本分散力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内陆地区的分布更为集中,而沿海地区却相对分散,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没有受到劳动力成本这一分散力的影响,反而劳动力成本成为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力,在内陆地区分布较为分散,而在沿海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三)从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结果来看: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相对劳动力成本差异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产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则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分布就越集中。而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越高,则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就越分散。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产业间相对生产率差异越高则产业就越倾向于集聚,而地区相对要素成本越高则产业分布趋向于分散。对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同样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越高,产业分布则越集聚,而相对劳动力成本差异水平成为了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2008年之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拉大,所以无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对于制造业分布的影响比08年以前更大一些。(四)从八大区域面板数据的计量结果来看: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相对劳动力成本差异也是区域内产业分布的重要因素。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沿海地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对于产业分布的影响低于内陆地区(其余五个区域),而相对劳动力成本差异由于受到较大地理单元的覆盖而不在显著。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仍然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相对劳动力成本差异越高,沿海地区产业分布更加密集,而内陆地区的产业分布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不同地区政府应该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培育当地优势产业,实现地区产业合理分布。(2)提升本地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对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作用。(3)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的优势,带动经济辐射范围内相关产业发展。(4)加强对企业和劳动力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吸引人力资本。(5)加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推动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6)培育民营企业发展,提高行业的生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