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变韵是存在于河南、山西一些方言中的音变现象。在这些方言中,名词韵母部分会发生规则的变化用以表达普通话中“子”后缀的语义。和其它类似语音现象相比,“子”变韵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前人研究主要以描写为主,缺乏理论解释。同时,该现象的历时演化过程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河南地区的“子”变韵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加缀的过程,即音段型词缀[u]被添加至词根,用以表达“子”义,同时引起一系列音系变化。就该现象的历时演化来说,还有两个主要问题尚未解决。第一,“子”变韵是否真的源于后缀“子”?第二,如果“子”变韵确实源于“子”,那么从独立成音节后缀[ts(?)]到音段词缀[u]的演化过程究竟是怎样的?本文试图从方言地理、省力理论、标记性理论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为其演化过程提供新的证据和解释途径。本文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陈述与“子”变韵相关的研究背景,具体包括汉语词缀类型、音节结构以及“子”变韵的定义与类型等问题。同时,第二章对前人所做的相关共时和历时研究进行回顾,为下文的开展进行铺垫。第三章介绍了本文运用的研究途径,包括方言地理、标记性理论、省力理论以及特征几何理论等。其中,标记性理论和省力理论将在优选论的框架内进行讨论,从而体现解释充分性。这些研究途径将超越传统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第四章阐述了河南鹤壁地区以及邻近山西地区的“子”后缀和“子”变韵的地理类型分布,为“子”变韵的历时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根据类型分布与地理特征的关系以及明朝初年的移民史,本文认为河南北部的“子”变韵确实与“子”后缀有关。第五章主要利用省力理论和标记性理论对“子”变韵的历时演化进行形式化的解释。本文认为“子”后缀最初的辅音[ts]逐步弱化以及元音[(?)]的弱化是标记性逐渐减弱的结果,而演化后期[u]后缀的出现则是出于维持原有语义功能的动机,同时也受汉语音节结构的强大制约。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根据前文讨论,本文认为“子”后缀和河南北部的“子”变韵是有关系的。“子”后缀辅音和元音的弱化出于语言内部动力,即标记性制约条件LAZY和*-ΔFt≥{i,(?),y,u}的不断提升,从而促使更无标记性的形式产生。而演化后期[u]后缀的出现则是为了维持原有的语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