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初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杰出的民族教育家贡桑诺尔布在内蒙古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子学堂”,并且先后聘请了日本女教师河原操子和鸟居君子来讲授课程。河原操子于1903年12月—1906年1月以教师的身份活跃在王府学校中,实际上她却肩负着为日本军方搜集情报的工作。继河原操子任教期满后,鸟居君子接替了她的教学工作,并对内蒙古进行了调查。尽管两位女教师去内蒙古的时间以及目的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先后在内蒙古喀喇沁王府学校任教,并且开创了内蒙古学校音乐教育的先河。在他们的自传以及旅行记当中都记录了当时内蒙古的音乐事项和内蒙古学校教育的情况,其中鸟居君子重点记录了她在内蒙古看到和感受到的蒙古族音乐、文化等相关内容。对他们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将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对蒙古族音乐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由绪论、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地区社会概况、二十世纪初日本人在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以及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事项及其特征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该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对二十世纪初蒙古族音乐的研究状况以及涉及到日本文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同时,还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章“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地区的社会概况”,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组成。从这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20世纪初内蒙古地区的社会概况,这一概况是当时日本人蒙古纪行所赖以依存的社会基础。正是这些社会因素或多或少地促发了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现象,同时也对当时的音乐发展乃至对今天的蒙古族音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第二章“二十世纪初日本人在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主要叙述了20世纪初到访内蒙古的日本人的自身情况,以及他们在内蒙古地区所进行的教育、文化等活动。本章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节“日本学校唱歌与中国学堂乐歌”,阐述了20世纪初日本学校唱歌以及中国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第二节“河原操子与内蒙古的音乐教育”阐述了河原操子到内蒙古的来龙去脉以及她为内蒙古的音乐教育所作出的贡献;第三节“鸟居龙藏夫妇与蒙古族音乐文化”阐述了夫妇二人在内蒙古学校的情况以及如何在蒙古进行调查等内容。第三章“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事项及其特征”由“蒙古乐器特征”、“蒙古民歌特征”、“蒙古查玛特征”以及“蒙古萨满音乐特征”四个部分组成。文章运用少数民族传统分类的方法从四个方面对20世纪初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事项进行了分析的同时,还运用了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20世纪初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这一部分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重点所在,本部分通过对文献、谱例详细地分析、研究,结合近代蒙古族音乐现象归纳总结出了20世纪初蒙古族音乐的特征。
其他文献
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行人是视频监控系统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对基于集成学习的行人检测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目的:调查农村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管理团队知晓与满意度情况,分析服务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方法:利用自设问卷有效调查了1605位慢性病患者,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描述
知识被认为是企业提高绩效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知识管理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航空产品作为复杂的产品及系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影响极大,而当前
素土挤密桩可有效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湿陷性,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处理成效显著。结合施工中容易出现缩颈、塌孔、桩身疏松断裂、干密度低等质量通病,提出相应
<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遥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它通过对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还相对闭塞、贫瘠、落后的西北高原农村的几个青年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当
纵观世界过去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家或经济发展迅猛的国家,都是以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在各国经济起飞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
针对3-RRRT型搬运机器人提出一种解耦的反演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方法,以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稳定性。首先利用非线性补偿方法将系统解耦成线性系统,运用一阶动态滑模设计新的滑
深基坑工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深基坑工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反演理论对深基坑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文中对深基
曝气池中的流动是一种复杂的两相流动过程,利用FLUENT软件可对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模拟。引入Eulerian多相流体模型后,分别采用标准k-ε模型和RNGk-ε这两种湍流模型进行模拟,模拟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货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调整机制以及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各种货币市场利率中,必然存在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利率。它是其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