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基础物理教育的任务日益严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由于物理是研究生活和自然规律的学科,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特殊时期,而类比迁移可以借助熟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来获得新知识,可以降低学习物理的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类比迁移发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探究活动,通过类比迁移可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将类比迁移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物理学科特点,符合新课标理念。。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引入类比迁移模式,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这也是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文中以我国初中物理教育现状为背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类比迁移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类比迁移的方法和策略,并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实验检验。本文从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类比迁移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其发展阶段等,分析类比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第三部分调查类比迁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迁移效果不理想;第四部分提出类比迁移的应用策略和原则,探究从生活经验、不同学科间和物理学科内三方面运用类比迁移,有效组织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并设计教学案例进行验证;第五部分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运用类比迁移进行教学的有效性;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类比迁移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本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