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激励、官员任期与地方政府债务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因来源于官员作为政治个体自身强大的晋升激励。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权让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地方政府因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大的角色。然而,这种财政自主权的扩大也造成了市场扭曲,地方官员比以往拥有更大的能力通过政府的决策来影响市场比如将更大比例的财政支出,投入到那些能增加自己晋升机会的项目上。这种晋升激励推动地方官员积极扩大政府支出尤其是经济发展投入,为升职加码,由此造成了地方财权与事权之间的不匹配。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地方政府需要寻求政府预算外的资金来源。在税收刚性的情况下,政府债务支出是更具灵活性的财政融资手段。旧《预算法》限制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务,此后融资平台开始作为政府债务融资新途径。2008年由美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了应对危机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约有2.8万亿由地方政府筹措,国家也因此放开了相关限制,地方融资平台进入黄金发展期。政府债务在此期间快速增长并大量积累,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虽然2014年我国重新限制融资平台推进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向发行债券转变,但新的融资形式如PPP又开始大行其道。隐性债务规模不仅没得到控制反而加速增长。由此可见,一昧出台政策限制债务往往治标不治本,弄清背后微观机制,以及如何影响债务风险显得更为重要。官员这种为了取得职位升迁产生的晋升激励来源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政治背景、学历等等。本文主要从官员任期出发探索这一上层制度因素如何塑造官员的晋升激励继而影响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选择。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来探究与分析。理论层面构建了一个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官员晋升模型,并将其拓展为包含债务融资的政治周期模型,为从官员层面出发分析政府债务形成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本文选取了 2007年至2015年地级市层面官员任期、城投债规模等相关数据,并构造了晋升激励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上述结果予以验证。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面临晋升考核时,地方官员更有动力去展示自己的能力;表现为:在考核期,地方官员通常主动减少租金的攫取或者扩大债务规模来扩大支出来源;而在取得晋升后,则牟取最大租金并降低举债规模,实证层面以城投债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债务与晋升激励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官员业绩会在考核前有所改善以争取更大的晋升机会,结果官员按照中央政府考核“指挥棒”改进社会福利。从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如果这种考核发生的频率越高,社会总体福利状况更好,体现在数据上,在一定情况下市委书记任职时间越长债务发行规模不断减小;第三,晋升随之而来的外生收益越高、整体官员水平波动越大、上一期表现更好的官员所在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水平越高,此外拥有更少财税收入可支配的官员也会更依赖债务融资工具。结合上述结论,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扩大政治绩效考核衡量范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将经济考核与债务考核相结合做到因地施策。
其他文献
自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陆续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为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司法认定指明了新方向,实务中涉黑涉恶刑事案件数量激增,对案件办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贯彻落实“实事求是,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确保专项斗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黑恶势力犯罪组织作出客观、准确的司法认定尤为重要。专项斗争也引起了国内学界对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司法认定的关注,诸多
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资本账户开放促使经济体选择趋于浮动的汇率制度,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资本账户开放会促使经济体选择趋于固定的汇率制度。对此,本文认为产生这种异议的原因是没有考虑金融发展这一因素。一方面,由于开放资本账户将会导致浮动汇率制度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削弱了汇率的调节作用,而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则有助于降低这一不确定性冲击。另
自2008年我国从高铁刚刚起步到如今从世界范围内脱颖而出,期间经历了无数风雨,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截止当下,除西藏、宁夏外所有省份的大部分城市均已开通了高铁,绝大部分未开通高铁的城市也均以纳入高铁开通的规划之中,东密西疏的高铁网线已经呈现在中国的疆土之上。高铁的开通大大减少了达到异地所用时间,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资本、人力等资源的流动速度加快,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对企业的融资
2017年《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正式实施,提高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制造业的出口一直呈现出“质量低、出口多”的现象,为了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使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结构有了一定的突破,出口技术复杂度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
制备聚肉桂酸(PCA)修饰电极(PCA/GC),研究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UA和AA共存体系中,UA、AA在PCA/GC电极上氧化峰电流增大且峰电位分别负移至50mV、330mV,二者相差280mV,据此可同时检测UA和AA.在pH6.0磷酸盐缓冲液中,UA、A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2.0×10-6~1.0×10-4mol·L-1、2.0×10-5
服务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性服务业以政府服务为代表,一系列的社会工作和人类健康活动在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紧密关系以及服务业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结合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状况,文章探索基于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下的四类服务业的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为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高以及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以来,中欧双边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2003年中国成为欧盟排名第二的贸易伙伴,中欧贸易额超1000亿美元获得历史性突破,达到1252.2亿美元,相较于2002年的中欧贸易额,增长率高达44.4%。2004年欧盟东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欧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贸易额达到1772.9亿美元。此后,中欧贸易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时期。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中欧贸易额增长有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技术产品贸易逐渐成为我国出口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并将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强大支柱。从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上来看,我国从2007年的3426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7318亿美元,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数量翻了一番。但也要看到,尽管我国从出口数量上看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特别是对于某些技
在远离三大都市圈的日本各地区常年被人口流失、经济不景气等问题困扰,再加上近年来由低出生率引起的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成为制约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不仅在历史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现在也面临着人口减少和少子高龄化的社会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日本经济发展的后尘。研究日本经济问题,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有助于我国规避已知的风险,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借鉴日本的区域发展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并不断用各种方式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市场环境孕育出多样的综艺形态,各大平台由全民向爱好向垂直领域细分转变,在内容细化上不断深入,创作出很多更加精准地直击受众的综艺节目。进入21世纪以来,女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她经济”的兴起,让女性人群的价值凸显,再加上女性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