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对天然产物桑根醇F的抗糖尿病机制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从肝脏脂肪变性的角度对抗高尿酸血症老药苯溴马隆的肝毒性机制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中,首先利用3T3-L1前脂肪细胞筛选得到了促脂肪细胞分化、脂质聚集和胰岛素刺激下的糖摄取的天然产物桑根醇F;随后对其全合成外消旋体(±)-sanggenolF(SGF)在3T3-L1细胞模型上的促脂质聚集作用进行了确认,提示该化合物可能具有促进脂质特异在脂肪组织聚集的潜质;同时SGF具有提高分化成熟3T3-L1细胞胰岛素刺激下的糖摄取功能,并能有益调节脂肪因子的转录表达,提示其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探索其作用分子靶标方面,发现该化合物具有激动PPARγ和抑制PTP1B双重活性;在肥胖糖尿病动物模型db/db小鼠上给予SGF,发现该化合物能够改善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在动物组织水平上,SGF上调脂肪组织有益脂肪因子和抗炎因子表达,下调促炎因子表达。实验结果提示SGF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脂质特异聚集于脂肪组织,改善脂质异位聚集和慢性低度炎症,增加脂肪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了胰岛素抵抗与糖脂代谢。天然产物是重要的药物资源,针对SGF的植物来源黑桑,存在较丰富的药理研究,黑桑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美白等方面。本论文实验结果提示SGF和黑桑来源的其它天然产物具有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潜力。 第二部分重点从肝脏脂肪变性的角度对苯溴马隆的肝毒性进行了研究。苯溴马隆是促进尿酸排泄的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老药,于上世纪70年代在法国上市后陆续在德国、日本等国家上市,后因肝毒性作用在部分国家退市,目前在我国仍在临床中使用。现有报道针对苯溴马隆的肝毒性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和线粒体损伤两个方面。在发现苯溴马隆有促进肝脏脂质聚集的基础上,利用DIO(diet induced obesity)小鼠模型和HepG2细胞模型,对苯溴马隆的肝毒性机制进行了探究,发现苯溴马隆可能通过促脂质过度聚集发挥肝毒性作用。在肝脏脂肪性病变的“二次打击”学说框架下,苯溴马隆通过加重对肝脏的“第一次打击”,增加脂肪酸的代谢提高了肝脏对一些应激反应的敏感性,进一步推动了“第二次打击”的发生。这部分的研究丰富了苯溴马隆的毒性机制,推测苯溴马隆在临床中的副作用可能和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实验结果对苯溴马隆的个性化用药可能有一定的帮助,即在应用该药物时,应注意患者糖脂代谢状况,避免将药物给予肥胖高脂血症和肝脏脂肪性病变的患者,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提醒患者限制能量摄入、定期检测血糖脂水平和肝脂侵润、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