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时对合并房颤患者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仍有30%左右的复发率。本文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影响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为患者选取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74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选取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房颤病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EF值)、术前左房直径(左房横径)、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术前白蛋白、术前C反应蛋白(CRP)、体外循环时间(CPBtime)及主动脉阻断时间(ACC time)等指标作为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将术后经心电图证实恢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归为窦性节律组;将术后仍为房扑、房颤以及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都归为房颤组。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并收集整理资料,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最后一次随访中共有48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64.86%。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BNP水平(房颤组 792.36±544.50 pg/ml,窦性节律组 75.57±11.10 pg/ml,P<0.05)、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房颤组126.35±22.52 g/L,窦性节律组139.70±15.29 g/L,P<0.05)、术前左房直径(房颤组5.29±0.59cm,窦性节律组5.08±0.57cmm,P<0.05)、术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房颤组 4.67±3.27 mg/L,窦性节律组 3.59±6.89 mg/L,P<0.05)、房颤病程(房颤组11.29±12.16年,窦性节律组6.40±7.33年,P<0.05)为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EF值)、体外循环时间(CPB time)及主动脉阻断时间(ACC time)在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左房直径及术前CRP水平为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复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是安全可行的,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通过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合的患者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同时对患者围术期相关检查指标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回顾性研究发现,患者术前左心房直径大小及术前CRP水平是影响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恢复窦性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左心房直径越大、术前CRP水平越高,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