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一)朝居于历史之要津,豪族和外戚贯穿东汉历史发展始终,右扶风耿氏作为东汉六大家族之一,对当朝政局也产生颇多影响,故寻其发展轨迹,以窥东汉豪族之状况及当朝政治之特点。 笔者试图以身份性特征来稽考右扶风耿氏的豪族发展历程。耿氏在东汉统一战争中开始壮大,后以对匈奴战争为契机,开辟了一条以任边防官来保持家族兴盛的新路径。耿氏第四代意欲在中央构筑起自己势力范围而做的尝试以失败告终,然未伤其根本。耿氏终亡于耿纪的反曹。故耿氏活跃于光武帝至顺帝时期,消匿于冲质时期,若隐若现于桓灵时期,终于献帝时一现而消亡,其发展始终与东汉政局息息相关。 其次探析耿氏家族的特征及成因。其家族成员在任职性质上表现为尚武的显著特点,且以任边防官构筑起东汉边防体系。从发展轨迹,其家表现为地域转移、势力转移及豪族身份的转换三条线索。此外,与其他五大家族相比,耿氏的发展呈现相对平稳的状态,笔者将其归因“拟制外戚”的尴尬身份。同时,欲置耿氏于社会关系网中,围绕“王权支配社会”、民族政策、家族利益而展开。耿氏以军事话语权架构起同皇权互动的机会,并体现出极强的依附性。耿氏与作为传统社会统治主体的儒生士大夫的关系、与阀阅在某些层面的交流对抗,这些都是影响家族盛衰的主因。笔者也试图从耿氏与少数民族接触轨迹中略窥东汉的民族政策。 最后,从军事谋略学、政治地缘学的角度探讨耿弁在东汉统一战争中的功绩和耿国父子在消弭边患方面的策略及其历史价值;简论耿夔等以战争和行政管理等方式于民族同化中的作用。耿氏的忠汉气节及所现的民族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以个案浅探析东汉豪族的精神世界。 总之,东汉右扶风耿氏的发展与东汉政局息息相关,体现了皇权支配社会的特点。耿氏家族对皇权极强的依附性,由此而衍生的忠君观是其家兴盛,也是其衰亡的主因。同时,由守汉节、舍生取义及尚武精神而构成的家族精神,于今世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