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陆气相互作用关键区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气相互作用是气候系统重要的物理过程,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参量是土壤湿度。北半球陆气相互作用是否存在关键区,关键区的土壤湿度与大气环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ERA5、GLEAM和GLDAS2.1 Noah三种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是北半球各季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作为从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春季是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土壤湿度变化的敏感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的记忆性,明晰了春季土壤湿度异常与前期秋季和后期夏季土壤湿度异常之间的联系。通过在数值模式中纠正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偏差,揭示了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对春、夏季大气环流的重要影响;从动力和能量转换角度,诊断分析了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影响春、夏季大气环流的机理。利用数值试验,验证了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的异常持续性及其对春夏季大气环流影响的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季节性冻融区是北半球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使用ERA5、GLEAM和GLDAS2.1 Noah的土壤湿度资料分析得出,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北半球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均与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相吻合,季节性冻融区是北半球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其存在两个主要区域:北美中部(NA)和欧洲-中亚(EA)区域。NA和EA区域四个季节的土壤湿度年际异常均呈反相变化。春季是冬季环流向夏季环流转换的过渡季节,因此本文确立了以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为对象开展研究。2、季节性冻融区前年秋季的土壤湿度异常通过土壤冻融过程的水分存储作用持续到次年春季,春季土壤湿度异常能够持续到夏季。由于土壤冻融过程具有土壤水分的“存储”能力,前年秋季降水引起的同期土壤湿度异常,通过冻融过程可以持续到次年春季,这是前年秋季与次年春季NA和EA区域的土壤湿度年际异常反相变化存在联系的主要原因,且春季NA和EA区域反相变化的土壤湿度年际异常能持续到夏季。春、秋季NA和EA区域土壤湿度反位相变化的年际异常与西风带平均槽脊即定常波活动密切相关,表现为春、秋季NA区域处于500 h Pa脊前槽后,而EA区域由500 h Pa槽控制,即控制NA和EA区域的环流形势是相反的;当NA区域处于纬向三波正负年际异常之间时,EA区域由纬向三波年际负异常控制,纬向三波年际变化使得控制两区域的槽脊强度也呈相反变化,这与从前年秋季到次年春季NA和EA区域反位相土壤湿度异常的持续性相联系。3、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持续性异常通过引起地表非绝热加热特别是感热异常,进而影响北半球春、夏季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异常。再分析资料中的土壤湿度存在着偏差,因此,形成的模式的初、边界场也存在偏差。通过同化季节性冻融区春季的土壤湿度,可有效纠正季节性冻融区春、夏季土壤湿度的模拟偏差,从而纠正了春、夏季地表非绝热加热模拟偏差,尤其是感热的模拟偏差,进而改善了北半球春、夏季中高纬位势高度及夏季陆地降水的模拟,这表明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的异常对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存在显著影响,统计结果也得出了与之一致的结论。4、季节性冻融区春季土壤湿度异常会造成NA和EA区域大气的斜压性异常,进而引起北半球Rossby波列及其波源的异常。NA区域春季土壤湿度偏干(湿)而EA区域春季土壤湿度偏湿(干)会造成春季NA区域感热偏强(弱),EA区域感热偏弱(强),进而引起了春季对流层中低层斜压性和斜压增长率在NA区域南部附近减弱(增强)、北部附近增强(减弱),而春季EA区域南北部斜压性和斜压增长率异常分布与之相反,且两个区域春季南北部不一致的斜压性和斜压增长率异常的分布导致两个区域的对流层中层的波源异常呈不一致的正异常或负异常分布;夏季,在NA和EA区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的持续影响下,NA区域夏季感热偏强(弱)、潜热偏弱(强),EA区域夏季感热偏弱(强)、潜热偏强(弱),造成了NA和EA区域夏季对流层中低层斜压性和斜压增长率均减弱(增强),进而使得夏季NA和EA区域对流层中层波源相应减弱(增强)。NA和EA区域波源的变化通过波动能量频散使得整个北半球中高纬的波源发生变化,进而激发了春夏季北半球中高纬的波列。从能量转换角度看,NA和EA区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引起的平均有效位能向扰动有效位能(扰动有效位能向平均有效位能)转化造成大气扰动增强(减弱),从而有利于波源增强(减弱)。5、验证了北半球季节性冻融区的土壤湿度异常跨季节持续性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和机理。通过设计NA和EA区域土壤湿度异常配置的数值试验,对全文的统计和诊断结果进行了检验,验证了季节性冻融区前年秋季的土壤湿度异常可以持续到次年春季,并能激发出相应的次年夏季的波源和波列,且模拟的波源和波列与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季节性冻融区前年秋季土壤湿度的异常“信号”可以作为次年夏季气候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新文科给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新文科倡导知识领域的融合驱动和交叉创新,其本身也蕴含课程思政。新文科视域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的同构性与互惠性;和知识传授具有学科发展的交互性与协同性;和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具有方法路径的共通性。新文科建设对思维范式、知识体系、话语建设进行系统性创新,其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
目的:探讨巨大及复发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体会及策略。方法: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是起源于前庭蜗神经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以成人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30-49岁,平均37.2岁,无性别差异,约占颅脑肿瘤的8.43%,占颅内神经鞘瘤的91%,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大多位于一侧。听神经瘤24%起源于前庭上神经;72%起源于前庭下神经;4%起源于蜗神经。入组听神经瘤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DRG与DIP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紧锣密鼓”,算清病种成本为成本管控赋能,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医医院基于DRG、DIP分组形成的病种组成本核算及应用方面开展的相对较少。通过分析研究目前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探索其在中医医院的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中医医院的精益运营提供帮助。
<正>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等工作目标。《方案》指出,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
期刊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案,做到专业课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摆在专业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文章以中药药剂学课程为例,从培养目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三个角度,以点带面地介绍了中药药剂学课程如何融合思政元素,旨在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新建的轨道交通线路在试运营前,各个主变、牵引变、降压变的电力设备与控制中心中央SCADA系统联调测试合格是新建线路试运营及开通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轨道交通试运营前电力SCADA系统联调经验,对联调的主要功能进行描述,叙述联调项目针对安全需要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可为后续轨道交通试运营前电力SCADA系统联调提供借鉴.
新闻的学习设置在“活动·探究”单元,执教者应尝试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以新闻的方式教新闻,让学生生动完整地经历新闻的产生过程,并理解新闻写作背后的站位立场,学会在创设的情境中拟写、评论新闻。不仅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近年来,在传统媒体兴起的非虚构写作作为新闻领域的新尝试,关注社会现实和“沉默的大多数”,成为新闻业界的一种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新闻工作的核心,用非虚构写作的方式挖掘人心、人性中美好的部分,体现真善美是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价值。王庆同教授作为新中国党教育培养成长起来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支宁人”的代表、宁夏大学新闻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为宁夏的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他培养的几百名学
<正>【创课缘起】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以“活动·探究”的方式,通过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任务来清晰地认识新闻。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新闻比较陌生,所以我的设计思路就从激发兴趣开始,通过由浅入深的顺序整合三个任务,让学生认识到新闻就在我们身边,并引导他们平时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创课思路】首先,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