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浙江某大学五个班共141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环境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1977)为基础,以两个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口语学习环境的认知及其与口语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大部分学生对口语学习环境各维度认知较积极。但相比较而言,学生对于教师支持和课堂参与这两个维度的感知值偏低。(2)学生对于口语学习环境的感知在性别,口语流利程度以班级层面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3)口语学习环境的六个维度,即同学凝聚力、教师领导、教师反馈、合作学习、任务取向和课堂参与与口语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课堂参与和学生凝聚力是口语自我效能感的两个预测变量,可解释的方差变量分别达到21.2%和4.4%。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如何构建积极的口语学习环境,提出四点建议:(1)任务设置需考虑性别差异;(2)向学生提供合适的反馈;(3)关注班集体的凝聚力;(4)努力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
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大部分学生对口语学习环境各维度认知较积极。但相比较而言,学生对于教师支持和课堂参与这两个维度的感知值偏低。(2)学生对于口语学习环境的感知在性别,口语流利程度以班级层面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3)口语学习环境的六个维度,即同学凝聚力、教师领导、教师反馈、合作学习、任务取向和课堂参与与口语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课堂参与和学生凝聚力是口语自我效能感的两个预测变量,可解释的方差变量分别达到21.2%和4.4%。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如何构建积极的口语学习环境,提出四点建议:(1)任务设置需考虑性别差异;(2)向学生提供合适的反馈;(3)关注班集体的凝聚力;(4)努力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