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u2+离子是最常用的一种稀土掺杂离子,一般作为发光中心。Eu2+离子电子构型为:4f75s25p65d0,其发光是由4f65d→8S2/7(4f7)跃迁所引起的,由于5d壳层电子能级是裸露的,受外界晶体场影响很大,故在不同基质晶体场中,5d能级被劈裂程度不同,导致了Eu2+离子的发光波长存在很大不同。而共掺杂的Re3+取代的Sr2+位置并在晶格中引入缺陷,这种正电性的缺陷可以作为捕获电子的陷阱。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铝酸锶钙基质材料以及不同的共掺杂离子Re3+铝酸锶基质材料。讨论了起始反应物中锶钙的比例对样品结构,光致发光波长,余辉特性的调控作用。并研究了不同的共掺杂Re3+离子对余辉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长余辉发光材料Sr3A1206:Euo.012+,Dyo0.02-x3+,Hox3+(x=0,0.01,0.02)。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表明样品的发射光谱均为峰值位于510nm左右的宽带谱,这些发射对应于Eu2+离子的4f65d1-4f7能级跃迁。在所制的Sr3A1206:Eu0.012+,Dy0.02-x3+,Hox3+(x=0,0.01,0.02)荧光粉中,随着Ho3+离子对Dy3+离子的替代,余辉的初始强度明显下降。通过研究样品的热释光曲线,我们发现共掺杂的Ho3+离子改变了陷阱的深度和陷阱的分布,这是引起样品Sr3A1206:Euo.012+,Dy0.02-x3+,Hox3+(x=0,0.01,0.02)余辉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长余辉发光材料Sr3-xCaxAl2O6:Eu2+, Dy3+(x=0,1,2,3),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光致发光、余辉发光和热释发光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的样品具有相似的结构,均为立方结构的Sr3-xCaxAl206。然而,随着Ca离子对Sr离子的替代,样品的XRD的衍射峰位逐渐向20的高角度方向偏移,这说明这种取代导致晶格收缩,晶面间距减小。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表明样品的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样品Sr3A1206:Eu2+,Dy3+和Ca3A1206:Eu2+,Dy3+的发射峰值分别位于510nm和440nm左右,而样品Sr2CaAl206:Eu2+,Dy3+和SrCa2Al2O6:Eu2+,Dy3+有两个分别位于510nm和440nm发射峰,这些发射均对应于Eu2+离子的4f65d1-4f7能级跃迁。结果说明Sr/Ca比例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基质结构的相变,但对样品的发光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余辉监测结果表明,样品的余辉衰减特性符合双指数衰减,但不同样品的初始强度和衰减快慢不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锶钙比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调控样品的光致发光的颜色和余辉的衰减特性。此外,我们还测试了样品的热释光曲线,我们发现当样品中有两种不同深度的陷阱能级时,样品的余辉强度明显减弱,这可能与电子在不同的陷阱能级的转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