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和传递所需要的信息的重要媒介。同时,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犯罪数量不断增加,借助于网络的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国家执法机关通过合法侦听可以获取他们犯罪的相应资料,对他们的犯罪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打击。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合法侦听作为保护国家安全的有力武器显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VoIP的发展,监听活动必须针对整个IP网络,跟踪所有的SIP和H.323信令建立和释放信息,以便获取对话双方的身份。此外,会话控制器必须从IP数据流中将信令和媒体数据备份给执法机构,以便判定通话人是否属于监控对象。当然,这一切必须在当事人毫无知觉的条件下进行。执法机构获取相关监控信息须经三个步骤: 监控管理:执法机关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并将电话号码、IP地址或SIP地址提供给服务商:服务商将有关信息送入会话控制器启动一个搭线监控。 数据截取:由执法机构根据监控需求通知会话控制器截取相关的信息,如主被叫号码、相关号码的其它通话、通话期间是否有第三方加入等。 数据传送:截取功能模块获取的信息必须按一定的格式传送给监控中心。 本文介绍了一个实用的ITU-TH.323IP电话监控系统的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协议分析:完成H.323系列协议数据的分析与解码。协议分析器获取IP数据包,自动搜索信令和媒体数据,监控每一个通话过程。H.323协议中与VoIP相关的协议有H.220.0、H.245、RTP/RTCP、Q.931、ASN.1和音频编码协议(G.711/G.723.1/G.729)等。在协议分析基础上,给出H.323体系IP电话的监控框架。 IP电话双方语音合路方法:在IP电话监控应用中,如何用一种简单而实时的方法保持双方语音同步是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了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数据帧位置归并和语音片段串行化两种实现方法。 应用实例:从Muti-link线路链路层反向复用技术、IP协议压缩头解压、ICP/IP组报和IP/UDP/RTP数据包处理等方面介绍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