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如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4%增加到2005年的56%,2009年达到57.9%。城市用地紧张导致部分城市向低洼地区发展,甚至侵占河道,填埋沟塘,使得城市滞水空间缩小,降雨径流系数增大,汇流时间加快,增加了城市洪水风险。城市雨洪具有利害双重性,一方面,城市化改变了城市水文循环特性,从而使得城市雨洪特性改变,易引起短历时暴雨积水形成内涝;另一方面,城市雨洪是城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可以节约城市水资源,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以义乌市城区为例,研究城市化发展对降雨、径流等水文要素的影响,进行城市(外河、内江)防洪排涝能力分析,研究城市防洪预案体系,分析城镇规划建设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影响,进行城市雨洪控制研究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城市化建设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我省城市防洪安全管理及其对策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洪涝灾害成因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勘测、相关部门走访等方法,搜集浙江省城市主要洪涝灾害资料,并以此分析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结合义乌市城区"090621”洪涝状况调查,分析洪涝灾害成因。(2)城市化发展演变分析:通过义乌市不同时期城市卫星遥感影象图,提取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时期义乌市城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分析下垫面条件变化,为研究城市化发展对降雨、径流等水文要素变化提供基础资料。(3)城市化对水文要素影响:通过义乌城区站与郊区站同期降雨资料的横向对比以及城区同一站点不同时期降雨资料的纵向对比,研究城市化发展对降雨量、暴雨量等影响;根据城区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分析城市化对暴雨径流以及蓄水空间的影响。(4)城市雨洪控制研究:查阅国内外参考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省城市地形地势、建筑物布局等情况,提出我省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