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评价hTERC基因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评估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的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门诊130例行LCT检测患者,其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15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5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例,宫颈腺癌(ADCA)2例,检查及治疗前采集标本。采用凯普公司膜芯片导流杂交技术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高危HPV感染状况。除6例LCT结果正常者,其余病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局部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炎症21例、CINⅠ36例、CINⅡ22例、CINⅢ31例、SCC12例、ADCA2例。所有标本均应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最终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FISH技术检测结果与LCT和HPV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号染色体着丝粒(CSP3)和hTERC基因双色探针杂交情况,前者显示为绿色荧光信号、后者为红色荧光信号,杂交信号结果记录为绿:红。hTERC基因扩增阴性细胞为2个独立的红色信号和2个独立的绿色信号,结果记录为2:2。hTERC基因扩增阳性细胞信号类型包括2:3、2:4、2:5、3:3、4:4型等。130例标本均应用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其中成功125例,成功率为96.15%。失败标本LCT结果NILM1例、ASC4例,病理提示炎症3例、CINⅠ2例。2、病理诊断分组中,炎症、CINⅠ、CINⅡ、CINⅢ、SCC患者的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分别为:0%(0/24)、29.41%(10/34)、77.27%(17/22)、83.87%(26/31)、100.00%(12/12)。炎症组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明显低于宫颈病变(CINⅠ、CINⅡ、CINⅢ、SCC)组(P<0.05),CINⅠ组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明显低于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SCC)组(P<0.05),而高度病变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FISH技术检测结果显示,CINⅠ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信号为2:3型占69.79%、2:4型占15.63%、4:4型占4.17%;CINⅡ~Ⅲ细胞中异常扩增信号为2:3、2:4和4:4型分别占36.34%、17.01%和14.93%,与CINⅠ比较,2:3型所占比例明显下降(P<0.05),2:4型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4:4型比例明显升高(P<0.05)。SCC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信号2:3型占18.98%,2:5型占10.66%,5:5型占17.91%:与CINⅠ、CINⅡ~Ⅲ比较,2:3型比例下降(P<0.05),5:5比例明显升高(P<0.05),2:5型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4、LCT各组中均存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甚至在NILM、ASC、LSIL组中存在着宫颈高度病变。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在LCT各组分别为:NILM组21.43%(3/14)、ASC组40.00%(22/55)、LSIL组58.33%(14/24)、HSIL组84.00%(21/25)、SCC组100.00%(5/5)。5、对于宫颈高度病变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存在差异。HPV及hTERC基因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LCT(P<0.05);LCT特异度高于hTERC基因检测方法和HPV(P<0.05);hTERC基因检测方法特异度高于HPV(P<0.05)。hTERC基因联合LCT检查对宫颈高度病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84.62%)高于单纯LCT检测(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FISH方法进行hTERC基因检测,筛查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联合LCT能有效减少宫颈高度病变的漏诊。2、FISH方法进行hTERC基因检测,其阳性扩增信号2:4、4:4及5:5型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预测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