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及穿心螺栓式节点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钢管混凝土等组合结构不断应用在国内外超高层建筑中,对新型组合构件的防灾性能研究变得刻不容缓。在结构全生命周期中可能遭受如火灾、撞击、爆炸等灾害,当结构重要竖向受力构件发生失效时,其余结构可能发生连续性倒塌。而梁柱节点作为体系的关键传力构件,在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节点和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式节点进行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节点,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课题组已有试验以及国内外相关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并进行节点抗连续倒塌性能有限元细化分析。考察该类节点在连续倒塌工况下的抗力机制、破坏形态及截面应力应变发展,并对比分析不同环板构造、材料属性及几何参数对该类节点抵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2)针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式节点进行抗连续倒塌单调加载试验,考察节点在连续倒塌工况下的整体变形、破坏形态、节点抗力以及关键截面应变发展,并建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式节点有限元模型,讨论确定螺栓预紧力施加的方法,进行节点失效模式、节点核心区应力及抗力机制分析。(3)为进一步分析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式节点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过程,对该类节点的建模方法和本构选取进行细化考虑。采用ABAQUS/Explicit分析模块对节点进行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运用smooth step加载准则、控制模型动能等技术,达到静力加载的效果且各组分接触关系合理有效。选取节点大变形下合理的钢材和穿心螺栓本构模型,并在钢材和穿心螺栓材料属性中加入基于应力三轴度的延性破坏、剪切破坏和混合破坏综合断裂失效准则及断裂演化参数,最后选取国内外相关试验的数据进行模拟以验证该种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4)针对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式节点,着手于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和钢梁的强弱关系对节点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设计2组(共5个)不同关键构件几何参数的节点有限元模型。利用精细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组别节点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关键构件几何参数对该类节点在连续倒塌工况下的破坏模式和承载力曲线的影响,并细化分析穿心螺栓、外伸端板和钢梁的变形趋势、断裂演化过程以及应力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黄土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作为吸附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黄土呈粉体状,直接作为吸附剂易流失和造成堵塞,且再生困难。煤矸石是在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通常被堆积于矿山周边,不仅占用土地,还污染环境。但不可忽视的是,煤矸石也是一种天然的吸附剂,若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可变废为宝。本文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的,以黄土和煤矸石为原料制备陶粒,将其用于雨水初期径流的处理。以1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属于巴斯德科嗜血杆菌属,是没有运动性、具有NAD依赖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定殖于猪上呼吸道。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格拉瑟氏病给养猪业的重大经济损失,主要影响在仔猪和早期育肥阶段。同铜绿假单胞菌一样,副猪嗜血杆菌具有在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且不同的副猪嗜血杆菌杆菌菌株之间形成的生物被膜能力不同。研究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
药用植物中所含的丰富的天然产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且大多数药用植物都含有内生真菌。研究发现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互利共生,并且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因此,本文从选用的四种药用植物中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活性初探,旨在得到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提取物,从而进行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将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
随着造型新颖且功能多样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增多,普通钢管混凝土构件已经很难满足一些建筑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承重构件在重载条件下不但应具备更高承载力而且应该有较好的延性。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特殊的施工工艺使钢管和型钢成为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及组合楼板的竖向支撑,这些施工阶段组合楼板、施工设备和人员的自重等外荷载最终导致钢构件中产生施工初荷载。这种由于施工期间外荷载引起的,钢管或型钢中会一直存在的初始应力
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发电塔数量众多。针对风电塔架长细比大、高耸、抗弯承载要求高等特点,同时考虑到该类构件所受竖向荷载较小、水平荷载较大,构件底部受到的弯矩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故考虑将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运用于风电塔架的设计中。同时,西北地区地震灾害频发,需对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无论是风荷载还是地震荷载,对于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悬臂构件,均可简化成作用于其顶部的往复水平荷载
重离子放疗是目前对肿瘤进行精准无创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放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在正常摆位中肿瘤位置会产生偏移,从而造成治疗中正常组织的损伤,且癌细胞放射治疗不彻底。放疗摆位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摆位后肿瘤位置精度的高低与保持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放疗效果。本文对摆位中生理及生物力学行为对软组织的变形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三维建模及有限元仿真,得到了肺部肿瘤摆位误差变形规律。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医用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结合了人体仿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人机协作助力装置,它将人的环境感知和运动决策能力与机器人的机械性能结合起来,使人类能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机器的力量和持久性,提升穿戴者的身体机能,在军事、医疗、工业生产以及助力助行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人机耦合是外骨骼机器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这就要求外骨骼能够实时准确的判断出穿戴者的运动意图,并快速精确地驱动各关节完成跟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岩溶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形态和不良地质,是岩溶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隧道的开挖和爆破打破了周围围岩体的原始应力平衡,再加上周围溶洞的作用使得隧道围岩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溶洞的存在对隧道围岩变形和失稳有极大的影响,而当前的处理方式“绕、跨、填”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岩溶地质。为了更好的解决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时遇到的岩溶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一种穿越
随着城镇化快速建设,河道污染不容乐观,为解决河道黑臭污染问题,文章开展了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剂+水生植物两组现场试验,从河道底泥角度分析修复成效。研究发现,两个底泥修复方案均能有效削减底泥污染物,增加底泥中的溶解氧,使底泥由厌氧还原态恢复为氧化态。研究成果将为黑臭河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设计领域,海报的展现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传统静态海报所承载的信息量和传递效果有限,而运用数字技术设计的动态海报则打破了传统静态海报的局限性,呈现出时间性、双重空间性和多维互动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丰富,更加精准,使受众获得深刻、愉悦的体验,从而强化了信息传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