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个体特征对自我雇佣就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国内大量的文献几乎都只关注组织内部或组织间的职业流动模式,或者是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而对自我雇佣这种就业方式,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明显不足。在少有的文献中,研究方向主要是自我雇佣的进入选择及收入效应,研究对象主要是某一类群体,比如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研究变量大都集中在性别、年龄、教育等方面,研究范围较窄。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具有什么样个体特征的劳动者会倾向于选择从事自我雇佣就业。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将人格特征划分为创新能力、冒险倾向、成就需求和内源控制四个维度;将效能感划分为机会感知效能感、风险管理效能感和人际关系效能感三个维度,同时,考虑个体的性别、年龄、专业、教育、工作经历等因素,围绕劳动者人格特征、自雇效能感和自我雇佣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和研究假设的提出,运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并运用Amos验证性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到如下结论:1、人格特征的四个维度创新能力、冒险倾向、成就需求和内源控制对自我雇佣倾向具有正向影响2、自雇效能感及其三个维度机会感知效能感、风险管理效能感和人际关系效能感对自我雇佣倾向具有正向影响3、人格特征的四个维度创新能力、冒险倾向、成就需求和内源控制对自雇效能感具有正向影响4、自雇效能感在劳动者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自我雇佣倾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5、个体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家庭背景因素在自我雇佣倾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个体社会特征如职业、工作经历和收入对自我雇佣倾向的影响不显著,而其中专业在自我雇佣倾向上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个体的自我雇佣倾向受其专业知识的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1979年至2007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9.58%,那么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之间是否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本文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收入确认方向对比分析了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具体差异及差异的理论原因。结合案例
随着时代的进步,权益资本成本的确定在公司决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权益资本成本主要应用于三种公司决策中,即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财务评估。本文在前人大量的理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