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救援指挥广播对讲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矿业开采的不断扩大,井下安全事故频发,矿井安全问题特别是井下矿产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已成为是矿井安全生产乃至社会安全事故的热点和难点。矿用井下救援指挥广播对讲系统是矿井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监控能力,提高矿井生产管理效率,确保井下通讯畅通的有效工具。论文首先针对矿井安全通讯广播的需要,简述了广播对讲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井下广播通讯系统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各种广泛应用的广播对讲通讯技术比较,并根据矿井下语音通讯环境的特殊性,找出了一种适合于在矿井下安全通讯的方法—网络语音通讯技术,并给出了课题的主要总体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论文对矿用本安型设备进行了简要叙述,并介绍了矿用本安设备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要求。通过对矿用本安设备安全标准的研究,给出了对本矿用广播对讲系统本安设计的基本要求,讲述了构建本安型矿用广播对讲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思路。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系统的地面主控制端,以ARM嵌入式模块作为广播对讲井下终端,运用以太网技术进行语音信号的传输,通讯主线路采用光纤,支路可用屏蔽双绞线进行通信,并可扩展其它现场总线进行低速率、远距离的语音传输。为了减少语音通讯对以太网资源的占用,以及适应低速率现场总线进行语音传输,本系统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后再传输。文中对各种流行的语音压缩算法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并通过对各种语音压缩算法的特性比较以及相关测试,得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计算机主控制端与ARM端进行实时语音传输的压缩方案。论文详细讲解了系统终端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系统的井下终端采用三星公司的S3C2440A芯片作为模块核心处理器,主要对网络通信接口和语音采集与播放接口电路的进行了设计。矿用广播对讲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地面主控制端的计算机广播对讲控制台应用程序设计和井下ARM嵌入式模块的软件设计。经过试验测试,系统实现了矿用广播对讲系统的各种功能,语音通话清晰无失真,并达到了低速率语音传输的要求,设备工作安全稳定。
其他文献
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被誉为当今工业领域最佳的无损检测技术。一方面,CT技术包含了深刻的射线物理原理和数学理论,对理工类和放射医学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现代钻井的先进技术,在观测井眼轨迹有着强大的优势,同时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准确观测井下的姿态参数(井斜角I、工具面角T以及方位角A)
火电厂机组从电网解列后,需要维持3000r/min,带厂用电运行,即为孤岛运行。孤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持续生产能力,以及电网故障的快速恢复,具有全面积极的作用,已引起大家的关注。孤岛工况时负载特性变化剧烈,控制品质要求高,在这种工况下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DEH)是有别于正常工况的汽机转速控制和并网带
迭代学习控制是采用“在重复中学习”的学习策略,它具有记忆系统和经验修正机制。它是以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来不断修正控制信号,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已全面步入海洋经济时代,对海洋的开发和探索范围也越来越广。传统的锚泊定位已愈发满足不了海上工作的相关需求,动力定位系统(DPS)应运而生
焊缝缺陷的识别是检测焊件质量的关键环节,有效地检测出焊缝缺陷保证焊缝的质量,对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传统的缺陷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评片,该方法主观性强,受检测人员的
目前工业过程报警系统往往存在着报警数量大、误报警或者无效报警多等问题。导致此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参数报警阈值的不合理设置,如果报警阈值过大,就可能会漏掉某些重要的报
目前,集中供暖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如何解决各换热站之间的水力耦合问题,以及及时有效地获取供热管网的准确参数值,实现集中供暖的全自动控制,将具有重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损耗低等特性,被广泛使用于要求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强的场合。常规的PID控制对于这样系统的控制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本人正是在常规PID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对参数进行在线的自我调节情况下,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模糊自适应控制是模糊控制理论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产物,而且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已成为当前控制领域里的热门方向。它是通过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能无线传输成为了现实,以前电能传输只能通过导线直接输送的面貌得到了改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企业和单位相继加入ICPT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中来。国内外在ICPT系统的电能变换与补偿、松耦合变压器及结构设计、主电路控制策略和频率稳定性问题、谐振电路拓扑、输出稳压等方面有比较多的研究。伴随着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电网谐波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