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管理实践现状和各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问题及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然后运行并评价其初步成效。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目的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对慢性伤口患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管理者、从事伤口护理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在预访谈的基础上,对专科联盟内就诊的慢性伤口患者、联盟成员单位管理者以及联盟内从事慢性伤口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文献资料法和第一、二部分研究结果,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宏观模型、基本内容框架以及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具体的服务运作模式,采用专家小组会议法对初步构建的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修订,形成修订稿,然后通过运行前准备、试运行、正式运行后,对所构建模式的初步成效进行评判,检验该模式运行的有效性,总结分析经验和不足。结果量性研究结果:联盟内共有800名慢性伤口患者、65名管理者和300护士参与调查。(1)39.5%的患者首选三级医院就诊,60.5%选择基层医院;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病程、自理能力的患者,其选择就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高、有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伤口产品,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近方便。90.3%的患者对基层医院有卫生服务需求。(2)仅约30.0%医院开设伤口专科门诊、具备伤口专科护士和伤口产品,96.9%的管理者认为有必要构建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其主要需求为:能获得专家现场指导、定期培训、远程会诊等。(3)从事伤口护理的护士中57.9%未取得伤口护理相关资质证书,95.0%为兼职,但超过90%对伤口护理工作感兴趣。在继教培训方面,74.6%的护士表示近一年慢性伤口知识没有得到更新,超过50%的护士对新型敷料的性能及选择、湿性愈合理论不了解。质性研究结果:共有10名慢性伤口患者、6名管理者和8护士参与访谈。(1)慢性伤口患者认为基层医院伤口管理专业化程度低,其主要需求为伤口规范化护理需求、卫生资源可及性需求、基础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需求以及心理支持需求。(2)联盟成员单位表示其软硬件、人力资源均不足,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其主要需求包括专业技术扶持、上下联动、信息衔接、链式继教培训以及伤口门诊和科研指导几个方面。(3)受访护士表示,在从事伤口护理过程中主要会出现难过与无力感、职责与使命感、成长与收获3种体验和感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规范指导不完善、资源支持不足以及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培训机会少;其主要需求为构建联盟内慢性伤口培训体系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结果:确立了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包括该模式的宏观模型、基本内容框架以及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具体的服务运作模式。运行结果:模式运行10个月,共对5家联盟成员医院进行现场技术指导10余次,开展远程会诊102次,现场会诊6次,在线教学6次,接收进修23人次,培养WOCN 57人等。与模式实施前相比,慢性伤口患者平均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P<0.001),患者满意度增高(P<0.001)。结论专科联盟核心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帮扶成员单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该模式的多层次需求。在该模式下,可实现职责明确、相互协作,共同为慢性伤口患者提供整体管理措施的服务运作流程。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模式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提高了就医获得感;有利于慢性伤口患者连续性诊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其他文献
对安徽南部8个样点的土壤和紫云英样品总硒含量进行调查和检测,并以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紫云英的水培、盆栽及大田施硒实验,探讨硒在紫云英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的积累特征及赋存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安徽南部8个调查样点的土壤大部分为富硒土壤,其中,宁国采样点为高硒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紫云英不同部位的硒含量为根>花>叶>茎。适度施硒能够显著提高紫云英植株的硒含量,但施硒过量(≥5mg/L水培、≥250.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主要由型钢、板钢、管钢和丝钢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身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快捷的装配施工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
太赫兹(THz)辐射能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带来新机遇,太赫兹辐射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研究价值,使得太赫兹辐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十几年来超快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