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关元灸配合调和营卫针刺法治疗慢性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探讨培补正气,养肾补虚对提高针灸治疗慢性肾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慢性失眠患者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调和营卫针刺法治疗,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足三里、肾俞;治疗组采用关元灸配合调和营卫针刺法治疗,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温灸关元穴;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每次治疗6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而后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主观评价指标、经颅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TCD)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治疗评分,并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值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TCD)血流速度的差异性。结果:本试验共完成67例,其中治疗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值、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治愈率为29.41%,对照组有效率为84.85%,治愈率9.09%。治疗组疗效、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TCD检测椎-基底动脉各血管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经TCD检测结果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大脑椎-基底动脉各血管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但治疗组治疗后大脑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元灸配合调和营卫针刺法能在改善营卫运行状态的同时培补人体正气,养肾补虚,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治疗慢性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