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预应力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感知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基础设施和大型结构的损伤累积和破坏行为等问题日益突出,对重要结构的健康监测(SHM)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碳纤维复合材料(简称CFRP)具有优良承载特性和自感知特性,为实现结构实时健康监测提供基础,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感知特性研究也成为了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碳纤维材料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感知特性及其应用研究(51478209)”的资助下,主要研究了制作工艺和碳粉掺量改性树脂基体对碳纤维传感元件力阻效应的影响,并建立了电阻响应和结构应变场之间的数学物理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真空和刷胶两种制作工艺对碳纤维传感元件力阻效应的对比试验。两种工艺各制作试件3根,考察了工艺对碳纤维传感元件的初始电阻及伏安特性的影响;对碳纤维传感元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测定应变和试件电阻,总结分析了两种工艺制作的碳纤维传感元件电阻和电阻变化率随应变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对比分析了两种工艺对碳纤维传感元件线性度和灵敏度等指标的影响。2、以刷胶工艺制备了5组不同碳粉掺量改性树脂基体的碳纤维传感元件,考察了碳纤维传感元件的初始电阻随碳粉掺量的变化规律;通过碳纤维传感元件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传感元件的电阻随应变的变化关系和电阻变化率随应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碳粉掺量对碳纤维传感元件电阻变化率—应变关系的影响;进而获得了碳纤维传感元件灵敏度随碳粉掺量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角度对变化规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3、利用麦克斯韦方程与变分原理,从结构应变场应变能和无源二维静电场电势能角度出发,建立了电阻(电导率)响应和结构应变场之间的数学物理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对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阻响应与结构应变之间本构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在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广大的乡镇和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较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差,当遭遇到同
岩溶地区指的是可溶性碳酸盐岩含量为30%以上的地区。随着我国实施大量的铁路基础建设,越来越多的工程将在岩溶地区兴建。由于岩溶的存在,就不可避免的存在桩基在岩溶地区承载特
摘要: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目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设计思想,随着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在工程界里逐步得到认同、应用,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热点,进行这方
抗滑桩是目前滑坡治理工程中常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采用的抗滑桩都是通过增大桩身截面尺寸来增加桩的刚度与强度,从而达到抗滑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滑坡的加固措
现有对现代竹结构开展的试验研究中,静力试验开展得较多,而动力性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待进行。本文以动力性能研究作为出发点,主要考虑了现代竹结构以
河道疏浚拓宽以及港口新建扩建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疏浚淤泥,如何处置大量废弃淤泥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国家863计划课题为依托(课题编号:2007AA11Z1
学位
利用抗滑桩对滑坡进行加固是工程实际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加固的原理在于利用桩间的土拱效应,将滑坡推力转移到抗滑桩上,使桩土共同受力,以此达到加固滑坡的目的。所以,土拱
目前,地基防渗处理的相关规范只对一般采用的高压喷射注浆法(旋喷、摆喷、定喷)、水泥土搅拌法和注浆法处理后的防渗体强度要求作了一些规定,另有少量规范虽然明确了一些检测方法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为了追求更完美的外形,更舒适的内部环境以及更宽敞的使用空间,超限的高层建筑也就随之出现了。我们常说的超限建筑通常指那些超